繼電控製係統離不開各種接觸器、繼電器等的接線。同樣的,PLC的編程,離不開各種軟元件(編程元件)的應用。而尋址方式,簡單來說,就是對各種軟元件的操作方式。
這就好比你媽媽找你回家吃飯,她的方式有很多,可以采用奪命連環CALL的電話方式、可以親(qin) 自去找你當場把你提回來、或者叫你老爸去找你的間接方式……
想要學習(xi) 尋址方式,就得對各種編程軟元件有一定的了解,我在之前的文章中也有分享過相關(guan) 的知識,這次我們(men) 再來複習(xi) 一下。
▎一、編程軟元件
PLC的軟元件,功能類似於(yu) 繼電控製電路的按鈕、開關(guan) 、繼電器、計數器等,又因為(wei) PLC是在繼電控製電路的基礎上發展來的,所以軟元件又被俗稱為(wei) 各種繼電器。它們(men) 看不見、摸不著,隱藏在PLC內(nei) 部。但問題不大,我們(men) 隻需了解了解它們(men) 即可!
1、位軟元件
位軟元件隻有兩(liang) 種狀態,要麽(me) 通要麽(me) 斷,就像是一道門,要麽(me) 開要麽(me) 關(guan) 。在FX2N PLC中的位元件有輸入繼電器X、輸出Y、 輔助繼電器M和狀態寄存器S,其中定時器T、計數器C的觸點也算位元件。除了X、Y能和PLC的外部電路直接連接,其他軟元件都是在PLC內(nei) 部各司其職。
在FX2N PLC中,不管是位元件還是字元件,隻有X、Y是按八進製排序,所以對於(yu) X、Y而言,是不會(hui) 出現8、9兩(liang) 個(ge) 數字的,例如X8、Y9等。
X繼電器隻有常開、常閉兩(liang) 種觸點狀態,沒有線圈,但Y、M、S均有觸點和線圈。除了X、Y,其他的軟元件都是按十進製編排,例如位元件M、S,顯然出現M8、S9等是完全沒問題的。
關(guan) 於(yu) 位元件和接下來提及的字元件的其他內(nei) 容,我在之前的文章有所講解,在此也不再過多講解。另外,對這些軟元件的理解,還是要結合梯形圖才能事半功倍哦。
2、字軟元件
如果說位元件是隻一個(ge) 位置的座位,且把座位上有人看作1,無人看作0,那麽(me) ,字元件就是一排有16個(ge) 位置的座位,而且每一個(ge) 位置都可能有人或無人,所以字元件由多個(ge) 0和1組成。
在FX2N PLC中,字元件有很多,如定時器T、計數器C、數據寄存器D、變址寄存器V、Z,還有組合位元件Kn和常數K(十進製)、H(十六進製)。
組合位元件,顧名思義(yi) ,是由多個(ge) 位元件組成的字元件,當然,它們(men) 除了可以組成位元件外,還可以組成八位、12位等的軟元件。組合位元件表示為(wei) Kn+組件起始號,這裏的n是表示組數,每組有4位,而起始號表示組件的最低編號,例如K2X0,表示2組的8位組合位元件,從(cong) X0開始到X7。
其實,關(guan) 於(yu) 字元件的相關(guan) 內(nei) 容,我在前麵的文章同樣有講到過,在這裏也不打算展開講解,但變址寄存器是接下來變址尋址的重點,所以還是有必要提一下。
三菱FX的變址寄存器有V和Z各8個(ge) ,即V0~V7、Z0~Z7,它們(men) 兩(liang) 者區別不大,用處相同。V、Z除了具有和數據寄存器D一樣存儲(chu) 數據的功能外,主要是用作運算操作數地址的修改。
利用V、Z修改地址的尋址方式稱為(wei) 變址尋址,它是PLC尋址方式的一種,除了變址尋址,PLC還有哪些尋址方式呢?我們(men) 接著往下學習(xi) 。
▎二、尋址方式
所謂尋址,是指尋找操作數的地址。大部分指令都有操作數,這些指令尋址操作數的方式,在三菱FX中有三種:直接尋址、立即尋址和變址尋址。尋址方式的快慢直接影響到PLC的掃描速度,特別是對功能指令而言。
1、立即尋址
立即尋址中的“址”就是K、H常數,一般是源址。也就是說指令的操作數是一個(ge) 常數。例如MOV K50 D10表示把常數K50移送到寄存器D10中,這裏的“K50”就是MOV指令的源址,所以為(wei) 立即尋址方式。立即尋址是速度最快的尋址方式。
2、直接尋址
直接尋址是指操作數就是存放數據的地址。直接尋址方式的速度次於(yu) 立即尋址,但它是大多數指令的尋址方式,包括基本邏輯指令和功能指令。如下圖所示,源操作數D11是數據的地址,D11裏麵的內(nei) 容才是真正所需的數據。這就好比快遞存放櫃,每個(ge) 格子都有具體(ti) 的編號,這些編號就是地址,我們(men) 要存取快遞,可以直接輸入對應格子的編號。
直接尋址和立即尋址都相對簡單,麻煩是變址尋址。不知道大家學起來感覺如何,反正我這種直腦筋學起來比較吃力。
3、變址尋址
變址尋址,上文已提到過,它是通過變址寄存器V、Z來修改操作數的地址。幾乎所有的軟元件都可以和V、D組合進行變址,但具體(ti) 能不能變址,還得看各個(ge) 指令的要求,這在我上篇文章就有提到過一點,功能指令中“·”的標記就是和變址有關(guan) ,如下圖所示。
在三菱FX PLC中,可以進行變址操作的軟元件具體(ti) 有:X、Y、M、S、KnX、KnY、KnM、KnS、T、C、D、P和常數K、H。
變址尋址的應用,我們(men) 以下圖的例子說明。如MOV D1V1 D2是指把D1V1的數據送到D2中去,這裏的D1V1代表的又是什麽(me) 呢?
我們(men) 知道,V和Z作為(wei) 變址寄存器,它們(men) 是字元件,本身就可以保持數據的,若此時V1中所存的數據為(wei) K10,即十進製的10,那麽(me) D1V1就表示了D1+10=D11,也就是說,源址從(cong) D1變成了D11,V1裏的數據就是地址的偏移量。
顯然,V、Z變的隻是軟元件的編址,而不會(hui) 改變軟元件的類別,如上圖的軟元件是數據寄存器D,變址後的軟元件依然是D。
再如變址操作數X0Z0,已知變址寄存器Z0中的數據為(wei) K6,此時該操作數的地址是多少?相信大家都能馬上看出來X0Z0=K0+K6=X6,也就是此時該操作數的地址為(wei) X6。在這裏要說明的一點是:V0、Z0也可直接寫(xie) 成V、Z,所以X0Z0可以寫(xie) 成X0Z。
上文中提到,組合位元件也是可以變址的,例如K2M0V3,已知V3的內(nei) 容為(wei) K5。該組合位元件變址前的地址為(wei) M7~M0,組件起始號為(wei) M0,如下圖所示,可見變址後的地址為(wei) K2M5。
在這裏要提醒的一點是,大家可千萬(wan) 不要寫(xie) 成K0+K3哦,因為(wei) 有些人可能粗心大意,直接把變址寄存器的編址當作地址偏移量進行相加了,沒錯,這個(ge) 粗心的人就是我!
變址尋址的應用還有很多方麵,這裏我也不一一展開分析啦,因為(wei) 我覺得,這些應用隻有在自己動手編程的時候才能真正的理解其意義(yi) 並熟練運用。
最後,這次的學習(xi) 分享就到這裏吧,大家有什麽(me) 指點的歡迎留言評論!
注:本文章內容都是基於三菱FX PLC所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