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計算次級輸出功率(P2)
《利》文中最大輸出電壓為(wei) 24V,假設額定輸出電流1A,調整管K790管壓降3V,倍壓整流電路功耗忽略不計,則:
P2=(24+3)x1=27W
2.計算初級功率(P1)
假定變壓器效率η=0.75,則P1=27W/0.75=36W
注:變壓器的效率根據輸出功率的大小不同而略有變化,通常對於(yu) 容量在100W以下的變壓器η在0.7-0.8之間,100W以下至1000W,在0.8-0.9之間,實際運用時,輸出功率低者取小值。
3.計算初、次級線圈的線徑(d)
式中,I——繞組工作電流,J——電流密度(通常J取3-3.5A/mm2)
初級繞組電流I1=36/220=0.164(A)
3.1初級繞組線徑
3.2次級繞組線徑:
次級繞組電流I2=1x1.17=1.17A
式中1.17是變壓器次級交流電流的整流係數。
因漆包線規格中無0.67mm,故取0.7mm。
通常我們(men) 將次級線圈的電流密度取較小值,以獲得小的電源內(nei) 阻及降低溫升。
4.計算鐵芯截麵積
我們(men) 用下式計算鐵芯截麵積(個(ge) 人認為(wei) 是較簡單的一個(ge) 經驗公式)
式中S——鐵芯截麵積K——係數P2——次級功率
K的取值和變壓器的輸出功率有關(guan) ,對於(yu) 100W以下的K取1.25-1.1(功率大者取小值),100W-1000W可直接取1,本例取1.15,則:
從(cong) 理論上來講,在鐵芯截麵積不變的情況下,變壓器鐵芯的舌寬和疊厚可取任意比例,但實際設計中須要考慮線圈的製作工藝,外形的勻稱度,漏電抗等因素考慮,一般取舌寬約為(wei) 1.5~2倍疊厚,本例中選片寬66mm的EI片,疊厚2.7cm。
5.初、次級繞組匝數
5.1計算每伏匝數(W0)
式中,f——交流電頻率(Hz)B——磁通密度(T)S——鐵芯截麵積(CM2)
B值視鐵芯材料不同取值亦會(hui) 不同,通用矽鋼片材料及其取值勤見下表:
本例中,選用H23片,B取1.42,則
5.2初級匝數(W1)
W1=220W0=1160(T)
5.2次級匝數(W2)
式中,1.2是整流後加濾波電容的係數,1.12是為(wei) 了補償(chang) 帶負載後繞組阻抗引起的次級電壓降,通常次級匝數應增加5%~25%(輸出功率小的取大值)。
至此,變壓器的設計工作基本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