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講了rcd吸收電路的原理、設計及作用,具體(ti) 的隨小編來看看吧。
一、RCD吸收電路原理
若開關(guan) 斷開,蓄積在寄生電感中能量通過開關(guan) 的寄生電容充電,開關(guan) 電壓上升。其電壓上升到吸收電容的電壓時,吸收二極管導通,開關(guan) 電壓被吸收二極管所嵌位,約為(wei) 1V左右。寄生電感中蓄積的能量也對吸收電容充電。開關(guan) 接通期間,吸收電容通過電阻放電。
二、rcd吸收電路參數
三、rcd吸收電路設計
1、測量主變壓器的初級漏感電感量Lr
這兩(liang) 種鉗位電路均是為(wei) 了吸收漏感的能量以降低主開關(guan) 管的電壓應力,既然是吸收漏感的能量,顯然我們(men) 要知道變壓器的漏感能量有多大。然而,需要知道漏感能量有多大,需要知道漏感多大,因此第一步我們(men) 就要測量變壓器的漏感Lr。
2、計算漏感能量E
E=1/2*Lr*Ipk2
3、確定Vcmax或Vtvs
一般我們(men) 至少要給MOS電壓應力留有10%的裕量,保守情況留有20%的裕量,尤其是沒有軟啟動切功率相對較大的電源裏,這裏我們(men) 取20%的裕量。所以就有Vcmax(Vtvs)=80%*Vdsmax-√2*Vinmax。
4、確定△Vc,Vcavg,Vcmin(TVS方案無此步驟)
RCD電路中C1兩(liang) 端電壓是變化的,主開關(guan) 關(guan) 斷時漏感能量迅速將其充電至Vcmax,然後通過R慢慢放電到Vcmin。這個(ge) △Vc一般我們(men) 會(hui) 設計在10%-15%Vcmax左右。有了△Vc即可得到Vcavg,Vcmin。
5、確定R2大小
在第二步中我們(men) 已經計算出了漏感能量,假設我們(men) 的漏感能量全部被轉移到C1(或被TVS消耗掉)中,那麽(me) R2上必然消耗掉這些能量。當然,漏感的能量不會(hui) 全部轉移到C1中或被TVS消耗掉,但是作為(wei) 一個(ge) 理論設計指導,此假設是合理的(假設誤差由實際測試結果來調整)。
所以,Vcavg2/R=E*f
由此式即可計算出R2的大小,亦可得出R2的功率要求,一般要保證R2的功率要大於(yu) 此功率(E*f)的1.5-2.5倍。若為(wei) TVS則,TVS的功率也要和電阻的功率要求一樣,要大於(yu) 1.5-2.5*E*f。
6、確定C1的大小
由第五步中的假設,可知:E=1/2*C1*(Vcmax2-Vcmin2)所以C1大小可求出。至此我們(men) 分析了R2,C1,ZD1(TVS)的設計流程,還有R1和D1的要求了。
7、R1可以改善EMI,同時限製D1的反向恢複電流,小功率電源中常用。
一般我們(men) 會(hui) 選取幾十Ω左右,當然功率越大,Ipk越大,此電阻的損耗越大,所以要取的越小,大功率此電阻取幾Ω即可,甚至不要此電阻。大功率電源中慎用此電阻。
功耗要大於(yu) Ipk2*R1
8、D1一般用快恢複或超快恢複二極管
二極管電流電壓按一般裕量原則1.5Ipk,1.5Vcmax即可,功耗要求大於(yu) 1/2*Ipk*Vf(DCM模式),CCM模式1/2*Ipk替換為(wei) 初級平均電流即可,主要還是看此二極管的發熱量。關(guan) 於(yu) D1用慢管的運用,一定要配合好R1且在小功率場合。
四、RCD吸收電路作用
RCD電路在電源中能夠較大程度的吸收電阻,從(cong) 而起到降低損耗的作用。
在原邊反饋IC恒流方案中,RCD起到的作用:
1,可以減少漏感在主開關(guan) 上形成的電壓尖峰,
2,減少EMI幹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