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men) 把一個(ge) 電源電路抽象成一個(ge) 黑盒電路模型,一個(ge) 電源輸入、一個(ge) 電源輸出端口。對於(yu) 非隔離電源,輸入輸出電路是共“地”的,所以非隔離電源的這個(ge) 模型可以簡化為(wei) :

在所有的拓撲中,電感的一端需要連接到三個(ge) 可用直流端之一。另外一個(ge) 端點通過開關(guan) 與(yu) 電感的另一端連接。開關(guan) 和電感的連接點,通過一個(ge) 續流二極管與(yu) 最後剩下的一個(ge) 端點連接。如此拓撲結構可以形成三種拓撲:

熟悉開關(guan) 電源的朋友,一眼就認出來了,第一個(ge) 是Buck、第二個(ge) 是Boost,第三個(ge) 是Buck-Boost(有的文檔也稱為(wei) 反極性Boost)。如果電感連接到地,就構成了升降壓變換器,如果電感連接到輸入端,就構成了升壓變換器。如果電感連接到輸出端,就構成了降壓變換器。
我們(men) 用排列組合的方式可以有多種方法來構造既含有電感又能為(wei) 電感電流提供續流回路的拓撲。
無用拓撲類型1:
輸入和輸出之間並沒有公用導線,也就是說輸入與(yu) 輸出的GND之間有器件。這種情況是不實用的,直接排除了:比如二極管、開關(guan) 串聯在輸入GND和輸出GND的鏈接通路上。在此就不一一列舉(ju) 了。

無用拓撲類型2:
開關(guan) 管、二極管、電感,連接在輸入或者輸出的正負極之間,這種隻會(hui) 產(chan) 生短路,不會(hui) 實現電壓變化。

我們(men) 熟悉的電路一般是正電壓進行降壓、升壓操作,或者正電壓產(chan) 生一個(ge) 負壓。但是負電壓降壓、升壓、反極性的拓撲也是有的。但是這個(ge) 拓撲本質與(yu) 正壓變換器本質是一樣的。另外有些隔離電源拓撲就是通過基本拓撲增加變壓器或者變化得到的,例如FlyBack。

其他更複雜的拓撲例如“Buck+Boost拓撲”、“SEPIC”等都是可以從(cong) 基本拓撲進行組合或者演進得來的。人們(men) 嚐試使用這些相同的元器件進行了許多其他的組合。大多數已通過實踐證明實用性不強。
Buck+Boost拓撲:該電路將Buck電路的輸入端和Boost電路的輸出端進行組合,並在中間用一個(ge) 共用電感結合起來。

本質是用一個(ge) 降壓+一個(ge) 升壓,來實現升降壓。
SEPIC拓撲:集成了Boost和Flyback 拓撲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