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正常的發動機,應能在300-500r/min的轉速範圍內(nei) 均勻運轉。如果發動機最低穩定轉速超過這個(ge) 轉速範圍,或在此轉速範圍內(nei) 發動機出現熄火、轉速不穩,即為(wei) 無怠速或怠速不良。
怠速不良時,可根據其故障特點將其分為(wei) 怠速熄火、怠速不穩和怠速過高。
如發動機起動後,從(cong) 低速到高速時運轉良好,但一鬆開加速踏板後就立即熄火,或是先運轉不穩繼而熄火,則為(wei) 怠速熄火故障。如發動機怠速運轉不平穩,排氣管發出“突、突”響聲,則一般為(wei) 怠速不穩故障。
如發動機最低穩定轉速高於(yu) 規定範圍,且又無法使此轉速降低,則為(wei) 怠速過高或無怠速故障。
調整怠速
調整怠速工作,必須在發動機溫度正常、氣門間隙適當、點火係統情況正常、各管道密封良好、阻風門全開、節氣門能夠關(guan) 閉嚴(yan) 密等正常狀況下進行。調整時,首先旋出節氣門開度調整螺釘,使發動機達到最低穩定轉速。接著用螺絲(si) 刀旋入怠速調整螺釘,當發動機快要熄火時,再緩慢旋出怠速調整螺釘,使發動機穩定運轉並達到高速。然後再將節氣門開度調整螺釘旋出,使發動機的轉速舊能降到最低。然後再調整怠速調整螺釘,使發動機轉速提高。如此反複進行,直到節氣門開度最小,發動機在最低穩定轉速下運轉。最後再提高轉速並突然關(guan) 閉節氣門,以發動機不熄火仍然轉動為(wei) 宜。
怠速熄火解決(jue)
發動機怠速熄火時,要先根據實際情況對怠速進行調整。調整後,如故障消失,即為(wei) 怠速螺釘調整不當。調整後,如故障不能消失,可將節氣門開大些,使發動機保持運轉,用棉紗或紙條等檢查化油器、進氣歧管襯墊處是否漏氣,如不漏氣,可拆下怠速量孔進行檢查,並同時吹通怠速油道,然後再裝複試驗,這時如故障消失,說明怠速量孔及怠速油道堵塞。對於(yu) 裝有怠速截止閥的化油器,還應檢查怠速截止閥電磁線圈電路是否正常,如果是因電磁線圈電路不正常而造成怠速節油量孔堵死,則應對怠速截止閥進行修理。
怠速過高解決(jue)
發動機怠速過高時,先應起動發動機,然後用手控製節氣門臂,使節氣門關(guan) 閉。如此時怠速正常,則為(wei) 節氣門拉簧過軟,應更換拉簧。如用手控製關(guan) 閉節氣門無效,則應檢查節氣門軸是否鬆曠或節氣門關(guan) 閉是否嚴(yan) 密,如節氣門關(guan) 閉不嚴(yan) 或節氣門軸鬆曠,則應修整;如節氣門正常,則應檢查節氣門下方是否有輕微漏氣,如有應消除漏氣現象,如無應對怠速作進一步調整,直到怠速合適為(wei) 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