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總線)常稱為(wei) USB。USB數據線接口按其發展分為(wei) USB1.0、USB1.1、USB2.0、USB3.0,目前USB 2.0是最常見和最常用的這是本文的重點。USB2.0數據線接口又分為(wei) 四種類型A型、B型、Mini型還有後來補充的Micro型接口,每種接口都分插頭和插座兩(liang) 個(ge) 部分,Micro還有比較特殊的AB兼容型, 本文簡要介紹這四類插頭和插座的實物及結構尺寸圖,如果是做設計用途,還需要參考官方最新補充或修正說明,如果僅(jin) 僅(jin) 是日常修複製作手機數據線、耳機數據線或各種USB充電線本文是不錯的參考。盡管USB 3.0性能非常卓越,但由於(yu) USB 3.0規範變化較大,以後會(hui) 另文介紹。不管怎樣,都已經把1394火線逼到末路,蘋果公司的iphoness、ipads是一個(ge) 特例。
注意:
1、本文封裝尺寸來源,USB 2.0 Specification Engineering Change Notice(Date:10/20/2000)
2、本文圖片來源USB官方協議文檔,由於(yu) USB 3.0在接口和線纜規範上變化較大,後麵專(zhuan) 門介紹。
3、本文未帶插頭封裝尺寸,插頭尺寸請參加官方文檔ecn1-usb20-miniB-revd.pdf,下個(ge) 版本USB 3.0在接口和封裝上都有很大變化,本文屬於(yu) USB 2.0協議內(nei) 容,如果是USB 3.0設備,似乎隻有A型頭才能插到2.0插座中Receptacle。
1、A型USB插頭(plug)和A型USB插座(receptacle)
引腳順序(左側(ce) 為(wei) Plug,右側(ce) 為(wei) Receptacle):
引腳定義(yi) :
編號 | 定義 | 顏色識別 |
1 | VBUS | Red(紅色) |
2 | D- | White(白色) |
3 | D+ | Green(綠色) |
4 | GND | Black(黑色) |
封裝尺寸(單PIN Receptacle):
2、B型USB插頭(plug)和B型USB插座(receptacle)
引腳順序(左側(ce) 為(wei) Plug,右側(ce) 為(wei) Receptacle,注意箭頭所指斜口向上,USB端口朝向自己):
引腳定義(yi) 、封裝尺寸均與(yu) A型USB引腳說明相同。
3、Mini B型USB插頭(plug)和Mini B型USB插座(receptacle)
引腳順序(左側(ce) 為(wei) Plug,右側(ce) 為(wei) Receptacle,注意寬邊在上,USB端口朝向自己):
引腳定義(yi) :
編號 | 定義 | 顏色識別 |
1 | VBUS | Red(紅色) |
2 | D- | White(白色) |
3 | D+ | Green(綠色) |
4 | ID | Not connected(未連接) |
5 | GND | Black(黑色) |
封裝尺寸(Receptacle):
以上部分為(wei) USB 2.0規範內(nei) 容,下麵的Micro USB實際上是在2006年才發布的補充規範,由於(yu) 該接口定義(yi) 無法後向支持USB 3.0協議,故仍然歸於(yu) USB 2.0協議包。
4、Micro USB插頭和插座
Micro USB補充定義(yi) 用於(yu) 蜂窩電話和便攜設備的Micro USB接口,比Mini USB接口更小。其中標準A型和標準B型及Mini-B型都是在USB 2.0規範裏定義(yi) ,2006補充的Micro USB規範定義(yi) 了,補充了以下定義(yi) :
Micro-B plug and receptacle
Micro-AB receptacle
Micro-A plug
由於(yu) 該協議文檔極不清晰,相關(guan) 插圖也是采用貼圖形式,所以不再抓圖介紹,隻放兩(liang) 個(ge) 實物照片上來看一下(圖片來源:USB mobiles):
引腳順序:
Micro-USB(右圖)從(cong) 左到右:1、2、3、4、5,引腳定義(yi) 同Mini-USB:1為(wei) V+、2為(wei) D-、3為(wei) D+、4為(wei) ID、5為(wei) GND。
詳細了解,請參考官方USB 2.0規範文檔,之Micro-USB_1_01.pdf一文,附USB官方網址:https://www.usb.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