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luck网站

18luck网站電子設計 | 18luck网站Rss 2.0 會員中心 會員注冊
搜索: 您現在的位置: 18luck网站 >> 18luck平台 >> 元器件知識 >> 正文

史上最詳細圖解三極管

作者:佚名    文章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8-11-12

"晶體(ti) 三極管,是半導體(ti) 基本元器件之一,具有電流放大作用,是電子電路的核心元件"

在電子元件家族中,三極管屬於(yu) 半導體(ti) 主動元件中的分立元件。

廣義(yi) 上,三極管有多種,常見如下圖所示。

狹義(yi) 上,三極管指雙極型三極管,是最基礎最通用的三極管。

本文所述的是狹義(yi) 三極管,它有很多別稱:

三極管的發明

晶體(ti) 三極管出現之前是真空電子三極管在電子電路中以放大、開關(guan) 功能控製電流。

真空電子管存在笨重、耗能、反應慢等缺點。

二戰時,軍(jun) 事上急切需要一種穩定可靠、快速靈敏的電信號放大元件,研究成果在二戰結束後獲得。

早期,由於(yu) 鍺晶體(ti) 較易獲得,主要研製應用的是鍺晶體(ti) 三極管。矽晶體(ti) 出現後,由於(yu) 矽管生產(chan) 工藝很高效,鍺管逐漸被淘汰。

經半個(ge) 世紀的發展,三極管種類繁多,形貌各異。

小功率三極管一般為(wei) 塑料包封;

大功率三極管一般為(wei) 金屬鐵殼包封。

三極管核心結構

核心是“PN”結

是兩(liang) 個(ge) 背對背的PN結

可以是NPN組合,也或以是PNP組合

由於(yu) 矽NPN型是當下三極管的主流,以下內(nei) 容主要以矽NPN型三極管為(wei) 例!

NPN型三極管結構示意圖

矽NPN型三極管的製造流程

管芯結構切麵圖

工藝結構特點:

發射區高摻雜:為(wei) 了便於(yu) 發射結發射電子,發射區半導體(ti) 摻濃度高於(yu) 基區的摻雜濃度,且發射結的麵積較小;

基區尺度很薄:3~30μm,摻雜濃度低;

集電結麵積大:集電區與(yu) 發射區為(wei) 同一性質的摻雜半導體(ti) ,但集電區的摻雜濃度要低,麵積要大,便於(yu) 收集電子。

三極管不是兩(liang) 個(ge) PN結的間單拚湊,兩(liang) 個(ge) 二極管是組成不了一個(ge) 三極管的!

工藝結構在半導體(ti) 產(chan) 業(ye) 相當重要,PN結不同材料成份、尺寸、排布、摻雜濃度和幾何結構,能製成各樣各樣的元件,包括IC。

三極管電路符號

三極管電流控製原理示意圖

三極管基本電路

外加電壓使發射結正向偏置,集電結反向偏置。

集/基/射電流關(guan) 係:

IE = IB + IC

IC = β * IB

如果 IB = 0, 那麽(me) IE = IC = 0

三極管特性曲線

輸入特性曲線

集-射極電壓UCE為(wei) 某特定值時,基極電流IB與(yu) 基-射電壓UBE的關(guan) 係曲線。

UBER是三極管啟動的臨(lin) 界電壓,它會(hui) 受集射極電壓大小的影響,正常工作時,NPN矽管啟動電壓約為(wei) 0.6V;

UBEUBER時,三極管才會(hui) 啟動;

UCE增大,特性曲線右移,但當UCE>1.0V後,特性曲線幾乎不再移動。

輸出特性曲線

基極電流IB一定時,集極IC與(yu) 集-射電壓UCE之間的關(guan) 係曲線,是一組曲線。

當IB=0時, IC→0 ,稱為(wei) 三極管處於(yu) 截止狀態,相當於(yu) 開關(guan) 斷開;

當IB>0時, IB輕微的變化,會(hui) 在IC上以幾十甚至百多倍放大表現出來;

當IB很大時,IC變得很大,不能繼續隨IB的增大而增大,三極管失去放大功能,表現為(wei) 開關(guan) 導通。

三極管核心功能:

放大功能:小電流微量變化,在大電流上放大表現出來。

開關(guan) 功能:以小電流控製大電流的通斷。

三極管的放大功能

IC = β * IB (其中β≈ 10~400 )

例:當基極通電流IB=50μA時,集極電流:

IC=βIB=120*50μA=6000μA

微弱變化的電信號通過三極管放大成波幅度很大的電信號,如下圖所示:

所以,三極管放大的是信號波幅,三極管並不能放大係統的能量。

能放大多少?

哪要看三極管的放大倍數β值了!

首先β由三極管的材料和工藝結構決(jue) 定:

如矽三極管β值常用範圍為(wei) :30~200

鍺三極管β值常用範圍為(wei) :30~100

β值越大,漏電流越大,β值過大的三極管性能不穩定。

其次β會(hui) 受信號頻率和電流大小影響:

信號頻率在某一範圍內(nei) ,β值接近一常數,當頻率越過某一數值後,β值會(hui) 明顯減少。

β值隨集電極電流IC的變化而變化,IC為(wei) mA級別時β值較小。一般地,小功率管的放大倍數比大功率管的大。

三極管主要性能參數

三極管性能參數較多,有直流、交流和極限參數之分:

類型 參數項 符號 意義
直流參數 共射直流放大係數 β 無交變信號輸入,共射電路集基電流的比值。β=IC/IB
共基直流放大係數 α 無交變信號輸入,共基極電路集射的比值。
集-射
反向電流
ICEO 基極開路,集-射極間反向電流,又稱漏電流、穿透電流。
集極
反向電流
ICBO 射極開路時,集電結反向電流(漏電流)
ICEO=βICBO
交流參數 共射交流放大係數 β 共射電路,集基電流變化量比值:β=ΔIC/ΔIB
共基交流放大係數 α 共基電路,集射電流變化量比值:α=ΔIC/ΔIE
共射截止頻率 ƒβ β因頻率升高3dB對應的頻率
共基截止頻率 ƒα α因頻率升高而下降3dB對應的頻率
特征頻率 ƒT 頻率升高,β下降到1時對應的頻率。
極限參數 集極最大電流 ICM 集極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
集極最大功率 PCM 實際功率過大,三極管會燒壞。
集-射極擊穿電壓 UCEO 基極開路時,集-射極耐電壓值。

溫度對三極管性能的影響

溫度幾乎影響三極管所有的參數,其中對以下三個(ge) 參數影響最大。

(1)對放大倍數β的影響:

在基極輸入電流IB不變的情況下,集極電流IC會(hui) 因溫度上升而急劇增大。

(2)對反向飽和電流(漏電流)ICEO的影響:

ICEO是由少數載流子漂移運動形成的,它與(yu) 環境溫度關(guan) 係很大,ICEO隨溫度上升會(hui) 急劇增加。溫度上升10℃,ICEO將增加一倍。

雖然常溫下矽管的漏電流ICEO很小,但溫度升高後,漏電流會(hui) 高達幾百微安以上。

(3)對發射結電壓 UBE的影響:

溫度上升1℃,UBE將下降約2.2mV。

溫度上升,β、IC將增大,UCE將下降,在電路設計時應考慮采取相應的措施,如遠離熱源、散熱等,克服溫度對三極管性能的影響。

三極管的分類

分類角度 種類 說明
從技術工藝 按材料 矽三極管 0.6V
鍺三極管 0.3V
一般地:
鍺管為PNP型
矽管為NPN型
按結構 PNP型
NPN型
按製造工藝 平麵型
合金型
擴散型
高頻管多為擴散型
低頻管多為合金型
從性能 按頻率 低頻管 <3MHz
中頻管 3~30(MHZ)
高頻管 30~500 (MHZ)
超高頻管 >500MHZ
按功率 小功率 PCM <0.5W
中功率 0.5

大功率 PCM >1w

功率越大體(ti) 積越大,散熱要求越高。
功能
用途
放大管 開關(guan) 管
高反壓管 光電管
帶阻尼管 數字管
從(cong) 封裝外形 按封裝材料 金屬封裝 玻璃封裝
陶瓷封裝 塑料封裝
薄膜封裝
塑料封裝為(wei) 主流
金屬封裝成本較高
按封裝形式 引線式 TO
貼片式 SOT
貼片式正逐步取代引線式。

三極管命名標識

不同的國家/地區對三極管型號命名方式不同。還有很多廠家使用自己的命名方式。

中國大陸三極管命名方式

3 D D 12 X
2:二極管
3:三極管
A:PNP鍺
B:NPN鍺
C:PNP矽
D:NPN矽
X:低頻小功率 G:高頻小功率 D:低頻大功率 A:高頻大功率 序號 規格號

例:3DD12X NPN型低頻大功率矽三極管

日本三極管型號命名方式

2 S D 13 B
0:光電管
1:二極管
2:三極管
注冊標識 A:PNP高頻管 B:PNP低頻管 C:NPN高頻管 D:NPN低頻管 電子協會登記順序 改進型號

例:2SC1895 高頻NPN型三極管

美國電子工業(ye) 協會(hui) (EIA)三極管命名方式

JANS 2 N 2904 A
JANTX:特軍級JANTXV:超特軍JANS:宇航級
(無):非軍用品
1:二極管
2:三極管
“n”:n個PN 結元件
EIA注冊標識 EIA登記順序號 不同檔別

例:JANS2N2904 宇航級三極管

歐洲三極管命名方式

B C 208 A
A:鍺管
B:矽管
C:低頻小功率
D:低頻大功率
F:高頻小功率
L:高頻大功率
登記順序號 β的檔別

例:BC208A 矽材料低頻小功率三極管

三極管封裝及管腳排列方式

關(guan) 於(yu) 封裝:

三極管設計額定功率越大,其體(ti) 積就越大,又由於(yu) 封裝技術的不斷更新發展,所以三極管有多種多樣的封裝形式。

當前,塑料封裝是三極管的主流封裝形式,其中“TO”和“SOT”形式封裝最為(wei) 常見。

關(guan) 於(yu) 管腳排列:

不同品牌、不同封裝的三極管管腳定義(yi) 不完全一樣的,一般地,有以上規律:

規律一:對中大功率三極管,集電極明顯較粗大甚至以大麵積金屬電極相連,多處於(yu) 基極和發射極之間;

規律二:對貼片三極管,麵向標識時,左為(wei) 基極,右為(wei) 發射極,集電極在另一邊;

基極 — B 集電極 — C 發射極 — E

三極管的選用原則

考慮三極管的性能極限,按“2/3”安全原則選擇合適的性能參數。

集極電流IC:

IC < 2 / 3 * ICM

ICM 集極最大允許電流

當 IC>ICM時,三極管β值減小,失去放大功能。

集極功率PW:

PW < 2 / 3 * PCM

PCM集極最大允許功率。

當PW > PCM 三極管將燒壞。

集-射反向電壓UCE:

UCE < 2 / 3 * UBVCEO

UBVCEO基極開路時,集-射反向擊穿電壓

集/射極間電壓UCE>UBVCEO時,三極管產(chan) 生很大的集電極電流擊穿,造成永久性損壞。

工作頻率ƒ:

ƒ = 15% * ƒT

ƒT — 特征頻率

隨著工作頻率的升高,三極管的放大能力將會(hui) 下降,對應於(yu) β=1 時的頻率ƒT叫作三極管的特征頻率。

此外,還應考慮體(ti) 積成本,優(you) 先選用貼片式三極管。

Tags:三極管,圖解三極管  
責任編輯:admin
請文明參與討論,禁止漫罵攻擊,不要惡意評論、違禁詞語。 昵稱: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還可以輸入 200 個字
[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關於我們 - 聯係我們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網站地圖 - 版權聲明 - 在線幫助 - 文章列表
返回頂部
刷新頁麵
下到頁底
晶體管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