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信息技術
第一章 設計任務
1.1 基本要求:
(1)可調溫度範圍在0-100度之間。
(2)當超過設定的溫度值後蜂鳴器會(hui) 發出嘀嘀間斷聲。 (3)蜂鳴器的發聲頻率為(wei) 1HZ。
(4)在保證性能的前提下,盡量減少功耗,降低成本。 1.2 設計任務及目標 (1)畫出原理圖。
(2)按照所畫的原理圖將實物焊接好,逐步調試直至完 全達到要求。 (3)完成實驗報告。
1.3 主要參考器件
LM324 繼電器
第二章 係統組成及工作原理
2.1 設計原理
溫度檢測報警係統的框圖為(wei) :
整個(ge) 係統是由四步分組成,溫度的變化由溫度檢測電路呈遞給係統。若溫度超過預設值,溫度檢測電路將會(hui) 把由溫度而引起的電壓改變反應給放大比較電路,該部分將微小電信號放大比較後啟動驅動電路,驅動電路的啟用將會(hui) 使蜂鳴器控製部分工作,從(cong) 而使蜂鳴器發聲。 2.2 設計方案
本次的課程設計是溫度檢測報警係統。該裝置可以放在需要及時返回空間溫度的場合。當空間溫度超過預設值時,蜂鳴器會(hui) 發出間斷的響聲。
該課程設計的目的是溫度控製報警的設計與(yu) 製作,其主要工作方式是由熱敏電阻及其周圍電路來感應四周的溫度變化從(cong) 而做出相應的開關(guan) 動作,從(cong) 而控製蜂鳴器的響聲。
當外部溫度改變時會(hui) 引起熱敏電阻阻值的改變而照成放大器兩(liang) 輸入端電壓值改變,電壓的變化使放大電路正常工作,之後將放大後的電信號傳(chuan) 遞給比較器,使比較器產(chan) 生相應的動作,從(cong) 而啟用驅動電路,使方波發生電路工作,蜂鳴器發出間斷的鳴叫聲。
2.3 單元模塊
2.3.1 溫度檢測
R3代表的就是箔電阻(箔電阻的阻值會(hui) 隨溫度的升而變大,具體(ti) 變化見附錄一),120歐是當溫度為(wei) 50攝氏度時的電阻值,當溫度超過50度時箔電阻的電阻值就會(hui) 大於(yu) 120歐,由於(yu) R3,R4的阻值不同而產(chan) 生壓差。 2.3.2 放大比較
放大所用的芯片是LM324,它是四路輸入輸出芯片,可以對信號進行放大與(yu) 比較以及其他。
由於(yu) 兩(liang) 輸入端的壓差,放大器工作在放大區,將信號放大後,將采集到的電信號經R9流向LM324AD正向輸入端與(yu) 1.7V進行比較,若該信號比1.7大則輸出一個(ge) 高電平,從(cong) 而使驅動電路工作,反之,輸出低電平時,不能使驅動電路工作。
2.3.3 驅動電路
繼電器是一種電子控製器件,它具有控製係統和被控製係統。通常應用於(yu) 自動控製電路中它實際上是用較小的電流去控製較大電流的一種自動開關(guan) 。股災電路中起著自動調節,安全保護,轉換電路等作用。
本實驗設計采用的是電磁繼電器。電磁式繼電器一般是由鐵芯,線圈,銜鐵,觸點簧片等組成。隻要在線圈上加上一定的電壓,線圈中就會(hui) 流過一定的電流,從(cong) 而產(chan) 生電磁效應,銜鐵就會(hui) 在電磁力吸引的作用下克服返回彈簧的拉力吸向鐵芯,從(cong) 而帶動銜鐵的動觸點與(yu) 靜觸點的吸合。當線圈斷電以後,電磁的吸也隨之消失,銜鐵就會(hui) 在彈簧的反作用力返回到原來的位置,使動觸點與(yu) 原來的靜觸點吸合。這樣吸合,釋放,從(cong) 而達到了在電路中的導通,切斷的目的。
該部分電路中,三極管的基極輸入高電平時,使繼電器工作,常開的開關(guan) 閉合,從(cong) 而使下一級電路工作。
2.3.4 報警電路
芯片反向輸入端接繼電器的常開開關(guan) ,驅動電路工作時,開關(guan) 會(hui) 閉合,此時該方波發生器就會(hui) 工作,輸出一個(ge) 頻率為(wei) 1HZ的方波,使蜂鳴器間斷性的發聲。
第三章 安裝於(yu) 調試
3.1 電路的安裝
電路安裝要注意的幾個(ge) 方麵
1.先裝矮後裝高,先裝小後裝大,先裝耐焊的等等。
2.布線盡量使電源線和地線靠近實驗板的周邊以起到屏蔽作用。
3.最好分模塊安裝。此外,焊接時要注意不要虛焊,假焊,漏焊,更不能出現過焊,應為(wei) 有些器件,不能耐高溫。
3.2 檢測放大比較電路調試
3.2.1 檢測部分
先給溫度檢測部分上電並改變R3的阻值,用萬(wan) 用表測 量R3,R4兩(liang) 端電壓,若兩(liang) 部分的電壓不同則證明該部分是好的,是可以正常工作的,可以接著進行下一步了,否則,繼續調試,檢查是否有短路斷路的情況或者其他。
3.2.2 放大比較部分
將該部分與(yu) 溫度檢測部分連接並供電。改變R3阻值,此時再用電表測量放大器兩(liang) 輸入端的電壓值,若此時的電壓值與(yu) 未接入上次測量值相同則進行下一步,否則,檢查電路看是否是R6,R7出了問題。
用電表測量放大器輸出端的電壓,看是否達到了預期要求,若是則繼續下一步,否則看是否是放大器本身出了問題還是其他什麽(me) 原因。
在箔電阻阻值改變的情況下檢測比較器輸出電壓是否會(hui) 出現
高低電平的改變,如果是則說明以上電路都是好的,否則則是比較部分出了問題,此時需要繼續檢查電路直至成功。
3.3 報警電路的調試
先將芯片反向輸入端與(yu) 相應位置(即接繼電器常開端口的兩(liang) 端)短接,單獨給此部分供電,若供電後蜂鳴器會(hui) 發出間斷性的鳴叫,則是方波發生器正常工作了,即該部分無問題,反之,則需要繼續檢查電路了。
3.4 係統調試
將幾個(ge) 模塊連接好,附上電源。看是否達到預定效果。若沒有,則用示波器逐個(ge) 檢查信號,再檢查是否存在虛焊的問題。知道達到試驗效果。
此外,還需要多次上電調試,觀察是否有其他狀況,是否有不穩定的情況發生。在調試過程中尤其要注意電路中的虛焊,如果電路不穩定,很有可能是虛焊引起的。
第四章實驗小結
4.1實驗結論
從(cong) 實驗中,懂得了一個(ge) 在設計中很重要的思想-單元模塊化,根據所需功能逐個(ge) 設計電路,然而每個(ge) 電路之間的聯係又是一個(ge) 重點。本實驗中,可分為(wei) 四個(ge) 模塊,溫度檢測、信號的放大與(yu) 比較、驅動電路、報警電路,當然各個(ge) 電路之間的聯係又是關(guan) 鍵,為(wei) 整個(ge) 係統的工作架上橋梁。在本設計中原本需加上濾波電路,但是所用電源比較穩定,所以沒有加濾波電路。
4.2 實驗心得
從(cong) 實驗中,我學會(hui) 了團隊精神,並且學會(hui) 了如何設計製作一個(ge) 電路。我們(men) 從(cong) 設計到製作都是靠團隊,找老師,查資料。雖然我身為(wei) 班上重要組織人員,需要在老師和同學之間架上橋梁,幫同學統計元件和領元件,所以在焊接布局上都是隊友給力啊,在製作中,遇到過很多難題,也問過老師,學會(hui) 了如何解決(jue) 和調試
電路的錯誤。本次試驗雖然是我第一次做設計實驗,雖然不能說很出色,但也是一個(ge) 起步,我們(men) 深刻的了解到隻有學好理論知識,隻有多實踐,才會(hui) 出成果。在設計中有很多知識我們(men) 都忘了,這也讓我們(men) 重溫了模電知識,拾起遺忘在角落的知識。團隊知識與(yu) 協作意識是本課設中重要的知識。 附錄一
不同溫度下箔電阻的阻值
附錄二 元件清單
附錄三
整體(ti) 仿真電路
參考文獻
[1] 童詩白,華成英.模擬電子技術基礎[M].北京:高等教 育出版社,2001.
[2] 彭介華.電子技術課程設計指導[M].北京:高等教育出 版社,1997.
[3]曾令榮,林茂,項雙兵,等.溫度監控報警係統設計[J]. 18luck网站
[4] 孫梅生.電子技術基礎課程設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