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定義:
PLC是一種數字運算操作的電子係統,專為工業環境下設計。它采用可編程序的存儲器,用來在其內部存儲執行邏輯運算、順序控製、定時、計數和算術運算等操作的指令,並通過數字式模塊式的輸入輸出,控製各種類型的機械生產過程。

CPU作用:
1.接受用戶程序,存入用戶程序存儲器。
2.掃描各輸入點狀態,存入數據存儲器。
3.執行用戶程序,向被控對象輸出控製信號。
4.通過故障自診程序,診斷PLC各種運行錯誤。
存儲器:存放程序和數據
1.係統程序存儲器:廠家提供,固化在ROM上,包括監控程序、解釋程序、自診斷程序和標準子程序庫等。
2.用戶程序存儲器:用戶程序由編程器輸入,經CPU存放於用戶程序存儲區.
3.變量存儲器:存儲程序運行時邏輯變量的現行值.
輸入輸出接口:
微機的I/O接口工作於弱電。
PLC的I/O接口按強電設計,輸入接口可接受強電信號,輸出接口可直接與強電設備相連。
1.輸入接口:采集各開關接點的狀態信號,轉化成標準的邏輯電平,送給CPU處理。
以0輸入點為例說明輸入電路的工作原理:
當開關K0合上時,24V電源經過R、LED0、V0、K0形成回路, LED0發光,指示該路接通,同時光電耦合器V0發光,VT0受光照飽和導通,X0輸出高電平。K0未合上時,電路不導通,LED0不亮,光電耦合器不導通,X0=0,無信號輸入到CPU。

光電耦合器件的作用:
(1.)現場與PLC主機的電器隔離,提高抗幹擾性。
(2.)避免外電路出故障時,外部強電侵入主機而損壞主機
(3.)電平轉換,將不同的電平轉化成標準的邏輯電平。
2.輸出接口
晶體管輸出方式:用於直流負載;晶閘管輸出方式:交流負載 ; 繼電器輸出方式:直交都可。為了實現現場負載與PLC主機的電氣隔離,提高抗幹擾性,晶體管輸出方式和晶閘管輸出方式要采用光電隔離,繼電器輸出方式因繼電器本身有電氣隔離作用,故接口電路中沒有設光電隔離。
編程器
便攜式:聯機編程
CRT智能式:聯機編程,脫機編程
二、 PLC的基本原理:
1輸入現場信息
2執行程序
3輸出控製信號
PLC的掃描周期為幾十毫秒

三、 PLC 主要特點:
1 應用靈活,擴展性好、
2 操作方便
3 標準化的軟、硬件設計,通用性強
4 完善的監視和診斷功能
5 控製功能強
6 適於惡劣的工況
7 體積小,重量輕,性能價格比高,省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