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yu) 各種PLC的現場硬件組態和軟件調試,通常有經驗的工程師應該先花一些時間對自己的現場工作進行一個(ge) 簡單的規劃,通常應當采取如下的步驟:
(1) 係統的規劃
首先,必須深入了解係統所需求的功能,並調查可能的控製方法,同時與(yu) 用戶或設計院共同探討最佳之操作程序,根據所歸納之結論來擬定係統規劃,決(jue) 定所采行的PLC係統架構、所需之I/O點數與(yu) I/O模塊型式。
(2) I/O模塊選擇與(yu) 地址設定
當I/O模塊選妥後,依據所規劃之I/O點使用情形,由PLC的CPU係統自動設定I/O地址,或由使用者自定I/O模塊的地址。
(3) 梯形圖程序的編寫(xie) 與(yu) 係統配線
在確定好實際的I/O地址之後,依據係統需求的功能,開始著手梯形圖程序的編寫(xie) 。同時,I/O之地址已設定妥當,故係統之配線亦可著手進行。
(4) 梯形圖程序的仿真與(yu) 修改
在梯形圖程序撰寫(xie) 完成後,將程序寫(xie) 入PLC,便可先行在PC與(yu) OpenPLC係統做在線連接,以執行在線仿真作業(ye) 。倘若程序執行功能有誤,則必須進行除錯,並修改梯形圖程序。
(5) 係統試車與(yu) 實際運轉
在線上程序仿真作業(ye) 下,若梯形圖程序執行功能正確無誤,且係統配線亦完成後,便可使係統納入實際運轉,項目計劃亦告完成。
(6)程序注釋和歸檔
為(wei) 確保日後維修的便利,要將試車無誤可供實際運轉的梯形圖程序做批注,並加以整理歸檔,方能縮短日後維修與(yu) 查閱程序之時間。這是職業(ye) 工程師的良好習(xi) 慣,無論對今後自己進行維護,或者移交用戶,這都會(hui) 帶來極大的便利,而且是你的職業(ye) 水準的一個(ge) 體(ti) 現。
以上工作中,複雜的係統規劃可能需要幾天甚至更長的時間,但一個(ge) 簡單的係統規劃在一個(ge) 具有良好的職業(ye) 習(xi) 慣的編程工程師手中,可能隻需要幾個(ge) 小時。
這裏要強調一個(ge) 問題,是十分簡單但卻幾乎每個(ge) 項目都會(hui) 發生的,那就是對PLC的接線。這往往是經驗不足的工程師常常忽略的一個(ge) 問題。其實,現場調試大部分的問題和工作量都是在接線方麵。有經驗的工程師首先應當檢查現場的接線。通常,如果現場接線是由用戶或者其它的施工人員完成的,則通過看其接線圖和接線的外觀,就可以對接線的質量有個(ge) 大致的判斷。然後要對所有的接線進行一次完整而認真的檢查。現場由於(yu) 接線錯誤而導致PLC被燒壞的情況屢次發生,在進行真正的調試之前,一定要認真地檢查。即便接線不是你的工作,檢查接線也是你的義(yi) 務和責任,而且,可以省去你後麵大量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