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單麵焊盤:
不要用填充塊來充當表麵貼裝元件的焊盤,應該用單麵焊盤,通常情況下單麵焊盤不鑽孔,
所以應將孔徑設置為0。
2. 過孔與焊盤:
過孔不要用焊盤代替,反之亦然。
3. 文字要求:
字符標注等應盡量避免上焊盤,尤其是表麵貼裝元件的焊盤和在Bottem層上的焊盤,更不應
印有字符和標注。如果實在空間太小放不了字符而需放在焊盤上的,又無特殊聲明是否保留
字符,我們在做板時將切除Bottem層上任何上焊盤的字符部分(不是整個字符切除)和切除
TOP層上表貼元件焊盤上的字符部分,以保證焊接的可靠性。大銅皮上印字符的,先噴錫後
印字符,字符不作切削。板外字符一律做刪除處理。
4. 阻焊綠油要求:
A. 凡是按規範設計,元件的焊接點用焊盤來表示,這些焊盤(包括過孔)均會自動不上阻
焊,但是若用填充塊當表貼焊盤或用線段當金手指插頭,而又不作特別處理,阻焊油將掩蓋
這些焊盤和金手指,容易造成誤解性錯誤。
B. 電路板上除焊盤外,如果需要某些區域不上阻焊油墨(即特殊阻焊),應該在相應的圖
層上(頂層的畫在Top Solder Mark層,底層的則畫在Bottom Solder Mask 層上)用實心圖
形來表達不要上阻焊油墨的區域。比如要在Top層一大銅麵上露出一個矩形區域上鉛錫,可
以直接在Top Solder Mask層上畫出這個實心的矩形,而無須編輯一個單麵焊盤來表達不上
阻焊油墨。
C.對於有BGA的板,BGA焊盤旁的過孔焊盤在元件麵均須蓋綠油。
5. 鋪銅區要求:
大麵積鋪銅無論是做成網格或是鋪實銅,要求距離板邊大於0.5mm。對網格的無銅格點尺寸
要求大於15mil×15mil,即網格參數設定窗口中Plane Settings中的
(Grid Size值)-(Track Width值)≥15mil,Track Width值≥10,如果網格無銅格點小於
15mil×15mil在生產中容易造成線路板其它部位開路,此時應鋪實銅,設定:(Grid Size
值)-(Track Width值)≤-1mil。
6. 外形的表達方式:
外形加工圖應該在Mech1層繪製,如板內有異形孔、方槽、方孔等也畫在Mech1層上,最好在
槽內寫上CUT字樣及尺寸,在繪製方孔、方槽等的輪廓線時要考慮加工轉折點及端點的圓
弧,因為用數控銑床加工,銑刀的直徑一般為φ2.4mm,最小不小於φ1.2mm。如果不用1/4
圓弧來表示轉折點及端點圓角,應該在Mech1層上用箭頭加以標注,同時請標注最終外形的
公差範圍
7. 焊盤上開長孔的表達方式:
應該將焊盤鑽孔孔徑設為長孔的寬度,並在Mech1層上畫出長孔的輪廓,注意兩頭是圓弧,
考慮好安裝尺寸。
8. 金屬化孔與非金屬化孔的表達:
一般沒有作任何說明的通層(Multilayer)焊盤孔,都將做孔金屬化,如果不要做孔金屬化
請用箭頭和文字標注在Mech1層上。對於板內的異形孔、方槽、方孔等如果邊緣有銅箔包
圍,請注明是否孔金屬化。常規下孔和焊盤一樣大或無焊盤的且又無電氣性能的孔視為非金
屬化孔。
9. 元件腳是正方形時如何設置孔尺寸:
一般正方形插腳的邊長小於3mm時,可以用圓孔裝配,孔徑應設為稍大於(考慮動配合)正
方形的對角線值,千萬不要大意設為邊長值,否則無法裝配。對較大的方形腳應在Mech1繪
出方孔的輪廓線。
10. 當多塊不同的板繪在一個文件中,並希望分割交貨請在Mech1層為每塊板畫一個邊框,
板間留100mil的間距。
11.鑽孔孔徑的設置與焊盤最小值的關係:
一般布線的前期放置元件時就應考慮元件腳徑、焊盤直徑、過孔孔徑及過孔盤徑,以免布完
線再修改帶來的不便。如果將元件的焊盤成品孔直徑設定為X mil,則焊盤直徑應設定為≥
X+18mil。
12.
線寬
線距
焊盤與線間距
焊盤與焊盤間距
字符線寬
字符高度
以上參數的建議值
≥8mil
≥8mil
≥8mil
≥8mil
≥8mil
≥45mil
以上參數的極限值
5mil
5mil
5mil
5mil
6mil
35mil
13.成品孔直徑(X)與電地隔離盤直徑(Y)關係:Y≥X+42mil,隔離帶寬12mil。
以上參數的下限值為工藝極限,為了更可靠請盡量略大於此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