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學PCB的EMI設計心得

18luck网站

18luck网站電子設計 | 18luck网站Rss 2.0 會員中心 會員注冊
搜索: 您現在的位置: 18luck网站 >> 18luck平台 >> EDA開發應用 >> Protel >> 正文

初學PCB的EMI設計心得

作者:佚名    文章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0-11-10

很多初學者對於(yu) EMI設計都摸不著頭腦,其實我當初也是一樣,但是在做了幾次設計以後,也逐漸有了一些體(ti) 會(hui) 。

       首先,對於(yu) 大腦裏麵一定要清楚一個(ge) 概念--在高頻裏麵,自由空間的阻抗是377歐姆,對於(yu) 一般的EMI中的空間輻射來說,是由於(yu) 信號的回路到了可以和空間阻抗相比擬的地步,因而信號通過空間“輻射”出來。了解了這一點,要做的就是把信號回路的阻抗降下來。

       控製信號回路的阻抗,主要的辦法是縮短信號的長度,減少回路的麵積,其次是采取合理的端接,控製回路的反射。其實控製信號回路的一個(ge) 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對重點信號進行包地處理(在兩(liang) 邊最近的距離走地線,尤其是雙麵板要特別注意,因為(wei) 雙麵微帶模型阻抗有150歐姆,和自由空間布相上下,而包地可以提供幾十歐姆的阻抗),請注意由於(yu) 走線本身在高頻裏麵也是有阻抗的,所以最好采用地平麵或者地線多次接過孔到地平麵。我很多的設計都是在采用包地以後,避免了時鍾信號的輻射超標。

      另外就是要避免信號穿越被分割的區域,很多工程師信號對地進行分割,但有時候又忘記了,把線布過了這些區域,結果造成信號回路繞過很大的區域,無形中增加了布線長度。

       對於(yu) EMI傳(chuan) 導的部分,重點是要用好旁路電容和去藕電容。旁路電容(提供一條交流短路線)一定要以最短的連線布置在芯片電源管腳和地線(平麵)上。去藕電容要放在電流需求變化最大的地方,避免因為(wei) 走線的阻抗(電感),讓噪聲從(cong) 電源和地線上耦合出去。當然,合理串聯使用磁珠,可以“吸收”(轉換成熱能)這些噪聲。電感有時也可以用來濾除噪聲,但是請注意電感本身也是有頻率響應範圍的,而且封裝也決(jue) 定其頻率響應……

      以上是一些最基本的體(ti) 會(hui) 。對於(yu) EMI設計來說,需要你真正了解你自己的設計,什麽(me) 地方需要重點照顧,什麽(me) 地方出了問題會(hui) 是什麽(me) 樣的現象,備選方案是什麽(me) ,都需要預先整理好。

Tags:pcb,emi,設計  
責任編輯:admin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請文明參與討論,禁止漫罵攻擊,不要惡意評論、違禁詞語。 昵稱: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還可以輸入 200 個字
    [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關於我們 - 聯係我們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網站地圖 - 版權聲明 - 在線幫助 - 文章列表
    返回頂部
    刷新頁麵
    下到頁底
    晶體管查詢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