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設計一塊pcb時都應該按如下的順序進行,這樣可以節省時間,獲得最好效果。
1.選擇好SCH,PCB等文件的名字(用英文,數字),加上擴展名。
2.原理圖
先設計好刪格大小,圖紙大小,選擇公製,加好庫元件。按電路功能模塊畫好圖,元件,和線的畫法應讓人很容易看清楚原理。盡量均勻,美觀,元件裏麵不要走線,注意不要在管腳中間走線,因為(wei) 這樣是沒電器連接關(guan) 係的。最好不要讓兩(liang) 個(ge) 元件管腳直接相連,畫完後可以自動編號(特殊要求例外),然後加上對應標稱值,最好把標稱值改為(wei) 紅色,粗體(ti) ,這樣可以和標號區分開。最好把標號和標稱值放在合適位置,一般左邊為(wei) 標號,右邊為(wei) 標稱值,或上麵為(wei) 標號,下麵沒標稱值。過程中習(xi) 慣性保存! 首先保證原理圖是完全正確的,進行ERC檢查無錯,然後打印核對。其次最好能搞清楚電路原理,對高低壓;大小電流;模擬,數字;大小信號;大小功率分塊,以便在後麵布局時方便。
3.製作PCB元件庫
對於(yu) 標準庫和自己的常用庫裏麵沒有的元件封裝進行製作,要注意畫俯視圖,注意尺寸,焊盤大小,位置,號,內(nei) 孔大小,方向,(印法好量尺寸)。名字用英文,容易看為(wei) 好,最好有標明對應的尺寸,以便下次用時查找(可以使用名字和對應尺寸對應的表格形式保存)。 對於(yu) 常用的二極管,三極管應該注意標號的表示方法,最好在自己庫裏麵有常用係列的二極管,三極管封裝,如9011-9018,1815,D880等。對發光二極管LED,RAD0.1,RB.1/.2,等常用而標準庫沒有的元件封裝應該都在自己庫裏麵有。應該很熟悉常用元件(電阻,電容,二極管,三極管)的封狀形式。
4.生成網絡表
在原理圖裏麵加好封裝,保存,ERC檢查,生成元件清單檢查。生成網絡表。
5.建立PCB
選擇好公製,捕獲和可見刪格大小,按要求設計好外框(向導或自己畫),然後放好固定孔的位置,大小(3.0mm的螺絲(si) 可以用3.5mm的內(nei) 孔焊盤,2.5的可以用3的內(nei) 孔),邊緣的先改好焊盤,孔大小,位置固定。
添加好需要用到的庫。
6.布局
調用網絡表,調入元件,修改部分焊盤大小,設置好布線規則,可以改變標號的大小,粗細,隱藏標稱值。然後先把需要特殊位置的元件放好並瑣定。然後根據功能模塊布局,(可以用SCH裏麵選擇過度到PCB裏麵選擇的方式),一般不用X,Y進行元件的翻轉,而是用空格旋轉,或L鍵,(因為(wei) 有些元件是不能翻轉的,如集成塊,繼電器等)。對於(yu) 一個(ge) 功能模塊先放中心元件,或大元件,然後放旁邊的小元件,(比如集成塊先放,然後放直接和集成塊兩(liang) 管腳直接相連的元件,再放和集成塊一個(ge) 管腳相連的元件,而且類似的元件盡量放在一起,比較美觀也要考慮後麵連線的方便性)。當然一些特殊關(guan) 係的元件先放,比如一些濾波電容和晶振等需要靠近某些元件的先放好。還有會(hui) 幹擾的元件先整體(ti) 考慮要離遠點。高低壓模塊要間隔6.4mm以上。要注意留出散熱片,接插件,固定架的位置。一些不能布線的地方可以用FILL。還要考慮散熱,熱敏元件。電阻,二極管的放置方式:分為(wei) 平放與(yu) 豎放兩(liang) 種:
(1)平放:當電路元件數量不多,而且電路板尺寸較大的情況下,一般是采用平放較好;對於(yu) 1/4W以下的電阻平放時,兩(liang) 個(ge) 焊盤間的距離一般取4/10英寸,1/2W的電阻平
放時,兩(liang) 焊盤的間距一般取5/10英寸;二極管平放時,1N400X係列整流管,一般取3/10英寸;1N540X係列整流管,一般取4~5/10英寸。
(2)豎放:當電路元件數較多,而且電路板尺寸不大的情況下,一般是采用豎放,豎放時兩(liang) 個(ge) 焊盤的間距一般取1~2/10英寸。
7.布線:
先設置好規則裏麵的內(nei) 容,VCC,GND 大功率等大電流的線可以設置的寬點(0.5mm-1.5mm),一般1mm可以通過1A的電流。對於(yu) 大電壓的線間距可以設置大點,一般1mm為(wei) 1000V。設置好了,先布VCC,GND 等一些比較重要的線。注意各個(ge) 模塊的區分。對單麵板最好可以加一些條線。加過孔,不一定橫平豎直,集成塊的焊盤間一般不走線,大電流的寬線可以在solder層畫上線,以便後麵上錫;走線用45度角
8.手工修改線:
修改一些線的寬度,轉角,補淚地或包焊盤(單麵板必須做),鋪銅,處理地線。
9.檢查
DRC,EMC 等檢查,然後可以打印檢查,網絡表對比。元件清單檢查。
10。加型號(一般在絲(si) 網成)。
11。電位器的調節一般是順時針為(wei) 加大(電壓,電流等)
12。高頻(>20MHz)一般是多點接地。<10MHz 還是<1MHz單點接地。其間為(wei) 混合接地。
13.根據需要,不是所有器件都要按標準封裝,可以是跨接或立的焊接。
14.在印製板布線時,應先確定元器件在板上的位置,然後布地線,電源線。在安排高速信號線,最好考慮低速信號線。元氣件的位置按電源電壓,數字模擬,速度快慢,電流大小等分組。安全的條件下,電源線應盡量靠近地。減小差摸輻射的環麵積,也有助於(yu) 減小電路的交擾。
當需要在電路板上布置快速,中速,低速邏輯電路時,高速的應放在靠近邊緣連接器範圍內(nei) ,而低速邏輯和存儲(chu) 器,應放在遠離連接器範圍內(nei) 。這樣對共阻抗偶合,輻射和交擾的減小都是有利的。接地最重要的了。
(差不多的時候要有備份一下,或有些步驟容易死機,破壞文件的時候要備份。)
protel design of specific physical proces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