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電動汽車,顧名思義(yi) 是以電池等電能元件作為(wei) 驅動源,因此電機作為(wei) 電動汽車最重要的動力驅動係統與(yu) 傳(chuan) 統的內(nei) 燃機汽車有很大的不同。電機結構特點比較靈活,具體(ti) 表現在:首先,能量由電纜傳(chuan) 遞,因此電動汽車的各部件可靈活布置;
其次,電動汽車的布置不同會(hui) 影響係統結構,從(cong) 而由於(yu) 選用不同類型的電機會(hui) 影響到電動汽車的質量、尺寸等問題;最後,不同的補充能源裝置具有不同的硬件和結構,儲(chu) 能裝置也不同。發展電動汽車必須解決(jue) 好四方麵的關(guan) 鍵技術:電池技術、電機驅動及其控製技術、電動汽車整車技術以及能量管理技術。
電池是電動汽車的動力源泉,也是一直製約電動汽車發展的關(guan) 鍵因素。電動汽車用電池的主要性能指標是比能量(E)、能量密度(Ed)、比功率(P)、循環壽命(L)和成本(C)等。要使電動汽車能與(yu) 燃油汽車相競爭(zheng) ,關(guan) 鍵就是要開發出比能量高、比功率大、使用壽命長的高效電池,。
到目前為(wei) 止,電動汽車用電池經過了4代發展,已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作為(wei) 第4代燃料電池是當今理想的車用電池,但目前還處於(yu) 實驗階段,一些關(guan) 鍵技術還有待突破。
電機與(yu) 驅動係統是電動汽車的關(guan) 鍵部件,要使電動汽車有良好的使用性能,驅動電機應具有調速範圍寬、轉速高、啟動轉矩大、體(ti) 積小、重量輕、效率高,且有動態製動強和能量回饋等特性。目前,電動汽車用電機主要有直流電機(DCM)、感應電機(IM)、永磁無刷電機(PMBLM)和開關(guan) 磁阻電機(SRM)4類。
隨著電機及驅動係統的發展,控製係統趨於(yu) 智能化和數字化。變結構控製、模糊控製、神經網絡、自適應控製、專(zhuan) 家控製、遺傳(chuan) 算法等非線性智能控製技術,都將各自或結合應用於(yu) 電動汽車的電機控製係統。
電動汽車是高科技綜合性產(chan) 品,除電池、電機外,車體(ti) 本身也包含很多高新技術,有些節能措施比提高電池儲(chu) 能能力還易於(yu) 實現。如:采用輕質材料如鎂、鋁、優(you) 質鋼材及複合材料,優(you) 化結構,可使汽車自身重量減輕30%~50%;實現製動、下坡和怠速時的能量回收;采用高彈滯材料製成的高氣壓子午線輪胎,可使汽車的滾動阻力減少50%;汽車車身特別是汽車底部更加流線型化,可使汽車的空氣阻力減少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