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台自動往返循環工作示意圖如圖2-102所示。工作台的前進、後退由電動機通過絲(si) 杠驅動。控製要求如下。
(1)自動循環工作。
(2)點動工作(供調試用)。
(3)單循環運行,即工作台前進、後退一次循環後停在原位。
(4)8次循環計數控製。即前進、後退為(wei) 一個(ge) 循環,循環8次後自動停在原位。
圖2-102 工作台自動往返循環工作示意圖
編製工作台自動往返循環工作的PLC程序是本節解決(jue) 的主要問題。
1.設計電路分析
工作台前進與(yu) 後退是通過電動機正反轉來控製的,所以,完成這一動作隻要用電動機正反轉控製基本程序即可。
工作台控製方式有點動和自動連續控製方式,可以采用程序(軟件的方法)實現兩(liang) 種運行方式的轉換,也可以采用控製開關(guan) SA1(即硬件的方法)來選擇。設控製開關(guan) SA1閉合時,工作台工作在點動控製狀態,SA1斷開時,工作台工作在自動連續控製狀態。
工作台有單循環與(yu) 多次循環兩(liang) 種狀態,也可以采用控製開關(guan) 來選擇。設SA2閉合時,工作台實現單循環工作,SA2斷開時,工作台實現多次循環工作。
多次循環工作要限定循環次數,所以選擇計數器進行控製。
2.分配PLC的輸入/輸出點數
PLC的輸入/輸出點數分配見表2-12所示。
表2-12 PLC的輸入/輸出點數分配
3.畫出PLC接線圖
PLC接線圖如圖2-108所示。
圖2-108 PLC接線圖
4.設計控製程序
(1)根據控製對象,設計基本控製環節的程序。控製對象是工作台,其工作方式有前進、後退,電動機正轉時,通過絲(si) 杠使工作台前進;電動機反轉時,通過絲(si) 杠使工作台後退。因此,基本控製程序應是正反轉控製程序,梯形圖如圖2-109所示。
圖2-109 梯形圖
(2)實現自動往返功能的程序設計。分析工作台自動往返的工作過程可知,工作台前進中撞塊壓合SQ2後,SQ2動作,X6常閉觸點應先斷開Y0線圈,使工作台停止前進,然後X6常開觸點再接通Y1線圈,使工作台後退,完成工作台由前進轉為(wei) 後退的動作,同樣道理,撞塊壓合SQ1後,工作台完成由後退轉為(wei) 前進的動作,梯形圖如圖2-110所示。
圖2-110 自動往返功能控製程序的梯形圖
(3)實現點動程序功能程序設計。根據點動控製的概念可知,如果解除自鎖功能,就能實現點動控製與(yu) 自動控製,設SA1閉合後,實現工作台點動控製,梯形圖如圖2-111所示。在梯形圖中,利用X0分別與(yu) 實現自動控製的常開觸點Y0、Y1串聯,實現點動與(yu) 自動控製的選擇。SA1閉合後,輸入繼電器X0線圈得電,則X0常閉觸點斷開,使Y0、Y1失去自鎖作用,實現了係統的點動控製。
圖2-111 工作台點動控製程序梯形圖
(4)實現單循環控製程序的設計。單循環工作方式是指按啟動按鈕後,工作台由原位前進,當撞塊壓合SQ2後工作台由前進轉為(wei) 後退,後退到原位後撞塊壓合SQ1後,使工作台停在原位。由分析可知,如果撞塊壓合SQ1,則X5常閉觸點斷開,使Y1線圈失電,工作台停止後退。在X5常開觸點閉合後,隻要不使Y0線圈得電,工作台就不會(hui) 前進,這樣便實現了單循環控製。
采用開關(guan) SA2選擇單循環控製,當SA2閉合後,輸入繼電器X10線圈得電,X4常閉觸點斷開,與(yu) X4常閉觸點串聯的X5常閉觸點失去作用,即在X5常開觸點常閉後,Y0線圈也不能得電,工作台不能前進。梯形圖如圖2-112所示。
圖2-112 單循環控製程序梯形圖
(5)循環計數功能程序設計。工作台由前進變為(wei) 後退並使撞塊壓合SQ1後,為(wei) 1次工作循環。要求工作台循環8次後自動停在原位,可由計數器累計工作台循環次數。計數器的計數信號由X5 (SQ1)提供,梯形圖如圖2-113所示。梯形圖中X2信號為(wei) 啟動信號,X2閉合時係統啟動,同時計數器清零,為(wei) 計數循環次數準備。SQ1被壓合8次後,X5便通斷8次,就有8個(ge) 計數脈衝(chong) 輸入,C0線圈得電。C0常閑觸點斷開,使Y0線圈不可能得電,工作台停在原位。
圖2-113 循環計數梯形圖
(6)設置必要的保護環節。工作台自動往返控製,必須設置限位保護,SQ3與(yu) SQ4分別為(wei) 後退和前進的限位保護,如圖2-114所示。
圖2-114 帶有限位保護的控製程序梯形圖
(7)工作台在兩(liang) 端停留5s後再返回。工作台循環工作完整程序的梯形圖如圖2-115所示。
圖2-115 工作台循環工作完整程序的梯形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