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明確係統控製要求
大小鐵球分揀機結構如圖6-13所示。M1為傳送帶電動機,通過傳送帶驅動機械手臂左向或右向移動;M2為電磁鐵升降電動機,用於驅動電磁鐵YA上移或下移;SQ1、SQ4、SQ5分別為混裝球箱、小球球箱、大球球箱的定位開關,當機械手臂移到某球箱上方時,相應的定位開關閉合;SQ6為接近開關,當鐵球靠近時開關閉合,表示電磁鐵下方有球存在。
大小鐵球分揀機控製要求及工作過程如下:
①分揀機要從混裝球箱中將大小球分揀出來,並將小球放入小球箱內,大球放人大球箱內。
②分揀機的初始狀態(原點條件)是機械手臂應停在混裝球箱上方,SQ1、SQ3均閉合。
③在工作時,若SQ6閉合,則電動機M2驅動電磁鐵下移,2s後,給電磁鐵通電從混裝球箱中吸引鐵球,若此時SQ2處於斷開,表示吸引的是大球,若SQ2處於閉合,則吸引的是小球,然後電磁鐵上移,SQ3閉合後,電動機M1帶動機械手臂右移,如果電磁鐵吸引的為小球,機械手臂移至SQ4處停止,電磁鐵下移,將小球放入小球箱(讓電磁鐵失電),而後電磁鐵上移,機械手臂回歸原位,如果電磁鐵吸引的是大球,機械手臂移至SQ5處停止,電磁鐵下移,將小球放人大球箱,而後電磁鐵上移,機械手臂回歸原位。


圖6-13 大小鐵球分揀機的結構
二、確定輸入/輸出設備並分配合適的PLC I/O端子
大小鐵球分揀機控製係統用到的輸入/輸出設備和對應的PLC端子見表6-3。
表6-3 大小鐵球分揀機控製采用的輸入/輸出設備和對應的PLC端子
輸入 | ||
輸入設備 |
對應端子 |
功能說明 |
SB1 |
0. 00 |
啟動控製 |
SQ1 |
0. 01 |
混裝球箱定位 |
SQ2 |
0. 02 |
電磁鐵下限位 |
SQ3 |
0. 03 |
電磁鐵上限位 |
SQ4 |
0. 04 |
小球球箱定位 |
SQ5 |
0. 05 |
大球球箱定位 |
SQ6 |
0. 06 |
鐵球檢測 |
輸出 | ||
輸出設備 |
對應端子 |
功能說明 |
HL |
100.00 |
工作指示 |
KM1線圈 |
100.01 |
電磁鐵上升控製 |
KM2線圈 |
100.02 |
電磁鐵下降控製 |
KM3線圈 |
100.03 |
機械手臂左移控製 |
KM4線圈 |
100.04 |
機械手臂右移控製 |
KM5線圈 |
100.05 |
電磁鐵吸合控製 |
三、繪製PLC控製線路圖
圖6-14為大小鐵球分揀機的PLC控製線路圖。
四、編寫PLC控製程序
(1)繪製狀態轉移圖
分揀機揀球時抓的可能為大球,也可能為小球,若抓的為大球時則執行抓取大球控製,若抓的為小球則執行抓取小球控製,這是一種選擇性控製,編程時應采用選擇性分支方式。


圖6-14 大小鐵球分揀機的PLC控製線路圖
圖6-15為大小鐵球分揀機控製的狀態轉移圖。


圖6-15 大小鐵球分揀機控製的狀態轉移圖
(2)繪製梯形圖
啟動CX-編程軟件,根據如圖6-15所示的狀態轉移圖編寫梯形圖,編寫完成的梯形圖如圖6-16所示。






圖6-16 大小鐵球分揀機控製的梯形圖
五詳解硬件線路和梯形圖的工作原理
下麵結合圖6-13分揀機結構圖、圖6-14控製線路圖和圖6-16梯形圖來說明分揀機的工作原理。
(1)檢測原點條件
圖6-16梯形圖中的[0]程序用來檢測分揀機是否滿足原點條件。分揀機的原點條件有:①機械手臂停止混裝球箱上方(會使定位開關SQ1閉合,[0]0.01常開觸點閉合);②電磁鐵處於上限位位置(會使上限位開關SQ3閉合,[0] 0.03常開觸點閉合);③電磁鐵未通電(Q0.5線圈失電,電磁鐵也無供電,[0] Q0.5常閉觸點閉合);④有鐵球處於電磁鐵正下方(會使鐵球檢測開關SQ6閉合,[0] 0.06常開觸點閉合)。這4點都滿足後,[0] 100. 00線圈得電,[8] 100.00常開觸點閉合,同時100. 00端子的內硬觸點接通,指示燈HL亮,HL不亮,說明原點條件不滿足。
(2)工作過程
當PLC上電啟動時,A200. 11觸點會接通一個掃描周期,執行“SNXT W0. 00”指令,轉移啟動W0. 01步程序。
當按下啟動按鈕SB1時→[8]0.00常開觸點閉合→由於100. 00觸點閉合,故執行“SNXT W0. 01”指令,轉移啟動W0. 01步程序→[12]P_On觸點閉合→[12]100. 02線圈得電,通過接觸器KM2使電動機M2驅動電磁鐵下移,與此同時,定時器T0000開始2s計時→2s後,[12]兩個T0000常開觸點均閉合,若下限位開關SQ2處於閉合,表明電磁鐵接觸為小球,[12] 0.02常開觸點閉合,[12]0.02常閉觸點斷開,執行“SNXT W0. 02”指令,轉移啟動W0. 02步程序,開始抓小球控製程序,若下限位開關SQ2處於斷開,表明電磁鐵接觸為大球,[12] 0.02常開觸點斷開,[12] 0.02常閉觸點閉合,執行“SNXTW0. 05”指令,轉移啟動W0. 05步程序,開始抓大球控製程序。
①小球抓取控製(W0. 02~W0. 04步程序)。W0. 02步程序被啟動後→[24] P_On觸點閉合→100.05線圈被置位,通過KM5使電磁鐵通電抓住小球,同時定時器T0001開始1s計時→1s後,[24] T0001常開觸點閉合,執行“SNXT W0. 03”指令,轉移啟動W0. 03步程序→[30] P_On觸點閉合→100. 01線圈得電,通過KM1使電動機M2驅動電磁鐵上升→當電磁鐵上升到位後,上限位開關QS3閉合,[30] 0.03常開觸點閉合,執行“SNXT W0. 04”指令,轉移啟動W0. 04步程序→[35] P_On觸點閉合→100. 04線圈得電,通過KM4使電動機M1驅動機械手臂右移→當機械手臂移到小球箱上方時,小球箱定位開關SQ4閉合→[35]0.04常閉觸點斷開,100.04線圈失電,機械手臂停止移動,同時[35]0.04常開觸點閉合,執行“SNXT W0.08”指令,轉移啟動W0. 08步程序,開始放球控製。
②放球並返回控製(W0. 08~W0. 11步程序)。W0. 08步程序啟動後→[62] P_On觸點閉合,100. 02線圈得電,通過KM2使電動機M2驅動電磁鐵下降,當下降到位後,下限位開關SQ2閉合→[62]0.02常開觸點閉合,執行“SNXT W0.09”指令,轉移啟動W0. 09步程序→[67] P_On觸點閉合→100.05線圈被複位,電磁鐵失電,將球放入球箱,與此同時,定時器T0002開始1s計時→1s後,[67] T0002常開觸點閉合,執行“SNXT W0. 10”指令,轉移啟動W0. 10步程序→[73] P_On觸點閉合,100. 01線圈得電,通過KM1使電動機M2驅動電磁鐵上升→當電磁鐵上升到位後,上限位開關SQ3閉合,[73] 0. 03常開觸點閉合,執行“SNXT W0. 11”指令,轉移啟動W0. 11步程序→[78] P_On觸點閉合,100. 03線圈得電,通過KM3使電動機M1驅動機械手臂左移→當機械手臂移到混裝球箱上方時,混裝球箱定位開關SQ1閉合→[78]0.01常閉觸點斷開,100. 03線圈失電,電動機M1停轉,機械手臂停止移動,與此同時,[78]0.01常開觸點閉合,執行“SNXTW0. 00”指令,轉移啟動W0. 00步程序→[8]P_On觸點閉合,若按下啟動按鈕SB1,則開始下一次抓球過程。
③大球抓取過程(W0. 05~W0. 07步程序)。W0. 05步程序啟動後→[43] P_On觸點閉合,100. 05線圈被置位,通過KM5使電磁鐵通電抓取大球,同時定時器T0001開始1s計時→1s後,[43] T0001常開觸點閉合,執行“SNXT W0. 06”指令,轉移啟動W0. 06步程序→[49] P_On觸點閉合,100. 01線圈得電,通過KM1使電動機M2驅動電磁鐵上升→當電磁鐵上升到位後,上限位開關SQ3閉合,[49]0.03常開觸點閉合,執行“SNXTW0. 07”指令,轉移啟動W0. 07步程序→[54]P_On觸點閉合,100. 04線圈得電,通過KM4使電動機M1驅動機械手臂右移→當機械手臂移到大球箱上方時,大球箱定位開關SQ5閉合→[54]0.05常閉觸點斷開,100. 04線圈失電,機械手臂停止右移,同時[54]0. 05常開觸點閉合,執行“SNXT W0.08”指令,轉移啟動W0. 08步程序,開始放球過程。
大球的放球與返回控製過程與小球完全一樣,不再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