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plc控製取代繼電器控製已是大勢所趨,如果用PLC改造繼電器控製係統,根據原有的繼電器電路圖來設計梯形圖顯然是一條捷徑。這是由於(yu) 原有的繼電器控製係統經過長期的使用和考驗,已經被證明能完成係統要求的控製功能,而繼電器電路圖又與(yu) 梯形圖有很多相似之處,因此可以將繼電器電路圖經過適當的“翻譯”,從(cong) 而設計出具有相同功能的PLC梯形圖程序,所以將這種設計方法稱為(wei) “移植設計法”或“翻譯法”。
在分析PLC控製係統的功能時,可以將PLC想象成一個(ge) 繼電器控製係統中的控製箱。PLC外部接線圖描述的是這個(ge) 控製箱的外部接線,PLC的梯形圖程序是這個(ge) 控製箱內(nei) 部的“線路圖”,PLC輸入繼電器和輸出繼電器是這個(ge) 控製箱與(yu) 外部聯係的“中間繼電器”,這樣就可以用分析繼電器電路圖的方法來分析PLC控製係統。
我們(men) 可以將輸入繼電器的觸點想象成對應的外部輸入設備的觸點,將輸出繼電器的線圈想象成對應的外部輸出設備的線圈。外部輸出設備的線圈除了受PLC的控製外,可能還會(hui) 受外部觸點的控製。用上述的思想就可以將繼電器電路圖轉換為(wei) 功能相同的PLC外部接線圖和梯形圖。
二、移植設計法的編程步驟
1.分析原有係統的工作原理
了解被控設備的工藝過程和機械的動作情況,根據繼電器電路圖分析和掌握控製係統的工作原理。
2.PLC的I/O分配
確定係統的輸入設備和輸出設備,進行PLC的I/O分配,畫出PLC外部接線圖。
3.建立其它元器件的對應關(guan) 係
確定繼電器電路圖中的中間繼電器、時間繼電器等各器件與(yu) PLC中的輔助繼電器和定時器的對應關(guan) 係。
以上(2)和(3)兩(liang) 步建立了繼電器電路圖中所有的元器件與(yu) PLC內(nei) 部編程元件的對應關(guan) 係,對於(yu) 移植設計法而言,這非常重要。在這過程中應該處理好以幾個(ge) 問題:
1)繼電器電路中的執行元件應與(yu) PLC的輸出繼電器對應,如交直流接觸器、電磁閥、電磁鐵、指示燈等;
2)繼電器電路中的主令電器應與(yu) PLC的輸入繼電器對應,如按鈕、位置開關(guan) 、選擇開關(guan) 等。熱繼電器的觸點可作為(wei) PLC的輸入,也可接在PLC外部電路中,主要是看PLC的輸入點是否富裕。注意處理好PLC內(nei) 、外觸點的常開和常閉的關(guan) 係。
3)繼電器電路中的中間繼電器與(yu) PLC的輔助繼電器對應;
4)繼電器電路中的時間繼電器與(yu) PLC的定時器或計數器對應,但要注意:時間繼電器有通電延時型和斷電延時型兩(liang) 種,而定時器隻有“通電延時型”一種。
4.設計梯形圖程序
根據上述的對應關(guan) 係,將繼電器電路圖“翻譯”成對應的“準梯形圖”,再根據梯形圖的編程規則將“準梯形圖”轉換成結構合理的梯形圖。對於(yu) 複雜的控製電路可劃整為(wei) 零,先進行局部的轉換,最後再綜合起來。
5.仔細校對、認真調試
對轉換後的梯形圖一定要仔細校對、認真調試,以保證其控製功能與(yu) 原圖相符。
三、舉(ju) 例
1.臥式鏜床繼電器控製係統分析
如圖1所示為(wei) 某臥式鏜床繼電器控製係統的電路圖,包括主電路、控製電路、照明電路和指示電路。鏜床的主軸電機M1是雙速異步電動機,中間繼電器KA1和KA2控製主軸電機的起動和停止,接觸器KM1和KM2控製主軸電機的正反轉,接觸器KM4、KM5和時間繼電器KT控製主軸電機的變速,接觸器KM3用來短接串在定子回路的製動電阻。SQ1、SQ2和SQ3、SQ4是變速操縱盤上的限位開關(guan) ,SQ5和SQ6是主軸進刀與(yu) 工作台移動互鎖限位開關(guan) ,SQ7和SQ8是鏜頭架和工作台的正、反向快速移動開關(guan) 。
圖1 臥式鏜床的繼電器控製電路
2.畫PLC外部接線圖
改造後的PLC控製係統的外部接線圖中,主電路、照明電路和指示電路同原電路不變,控製電路的功能由PLC實現,PLC的I/O接線圖如圖2所示。
圖2 臥式鏜床PLC控製係統I/O接線圖
3.設計梯形圖
根據PLC的I/O對應關(guan) 係,再加上原控製電路(圖1)中KA1、KA2和KT分別與(yu) PLC內(nei) 部的M300、M301和T0相對應,可設計出PLC的梯形圖如圖3所示。
圖3 臥式鏜床PLC控製係統的梯形圖
設計過程中應注意梯形圖與(yu) 繼電器電路圖的區別。梯形圖是一種軟件,是PLC圖形化的程序,PLC梯形圖是串行工作的,而在繼電器電路圖中,各電器可以同時動作(並行工作)。
移植設計法主要是用來對原有機電控製係統進行改造,這種設計方法沒有改變係統的外部特性,對於(yu) 操作工人來說,除了控製係統的可靠性提高之外,改造前後的係統沒有什麽(me) 區別,他們(men) 不用改變長期形成的操作習(xi) 慣。這種設計方法一般不需要改動控製麵板及器件,因此可以減少硬件改造的費用和改造的工作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