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動軸承的遊隙就是指無載荷的情形下,軸承內外環間能夠移動的最大的距離,即指軸承在未組裝於軸或軸承箱時,將其內圈或外圈的一方固定不動,之後使未被固定不動的一方做徑向或軸向移動時的移動量。根據其移動方向,做徑向運動的稱之為徑向遊隙,做軸向運動的為軸向遊隙。
一、其中軸承的徑向遊隙在不同的狀態下會發生相對應的的變化,故此又可劃分為原始遊隙、組裝遊隙與工作遊隙:
(1)原始遊隙就是指軸承成套後在組裝於機器設備前,所位於自由的狀態下的遊隙,它是由製造廠加工、裝配所確定的。
(2)組裝遊隙也叫配合遊隙,是軸承與軸及軸承座組裝完畢而尚未工作時的遊隙。主要是因為過盈組裝,或使內圈增大,或使外圈縮小,或二者兼而有之,均使組裝遊隙比原始遊隙小。
(3)工作遊隙也稱有效遊隙,就是指軸承在組裝於主機後,在相應載荷功效下實現相應溫升的穩定運轉的狀態下,軸承中存在著的實際遊隙。工作遊隙比原始遊隙小,但與組裝遊隙相比較,主要是因為工作時內圈溫升最大的,熱膨脹最大的,使軸承遊隙減小,與此同時,主要是因為負荷的功效,滾動體與滾道接觸處造成彈性變形,使軸承遊隙增大,實際比組裝遊隙大還是小,取決於這兩種因素的綜合功效。
二、當軸承遊隙過小時,比較容易出現了軸承溫度過高,轉速再快的話,有可能出現了燒爛問題。假若長期在高溫、高速環境下運轉,還有可能出現了軸承抱死問題,並造成對軸承配套軸或殼體軸承位的挫傷受損。而軸承遊隙過大時,運轉時會造成轉子的竄動。故此軸承遊隙的大小可以直接幹擾到軸承的運轉精度、旋轉靈活性、振動、噪聲等性能。不符合標準的的遊隙會引發軸承初期不起作用,故此對於真空傳動用的軸承,采用全過程中需用考慮溫度的變化等各類的原因引發的遊隙的變化及固體潤滑軸承中轉移膜和微量磨屑引發的遊隙的變化。
三、遊隙的選擇
(1)球軸承徑向遊隙應接近於零,滾子軸承剛性比球軸承大,為避免因內外圈溫差導致徑向卡死,滾子軸承應保留一定的徑向遊隙。而對於剛性或旋轉精度有要求的軸承,如汽車輪轂雙列角接觸球軸承,還需施加一定的預緊力,形成“負遊隙”。
(2)輕載、高速、高精度、工作溫度較低場合
四、遊隙的測量
軸承遊隙測量采用專用的的遊隙測量儀,同樣也可以充分利用塞尺或千分表來測量。
用塞尺檢查,核實滾動軸承最大的負荷位置,在與其成180°的滾動體與外(內)圈相互間塞入塞尺,鬆緊相宜的塞尺的厚度也就是軸承徑向遊隙。這樣的具體方法普遍使用於調心軸承和圓柱滾子軸承;用千分表測量,先把千分表調零,之後頂起滾動軸承外圈,千分表的讀數也就是軸承的徑向遊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