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luck网站

18luck网站電子設計 | 18luck网站Rss 2.0 會員中心 會員注冊
搜索: 您現在的位置: 18luck网站 >> 電子及機械行業 >> 軸承知識 >> 正文

滑動軸承抱軸原因及預防措施

作者:佚名    文章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2-02-02

這裏舉(ju) 例的是一種平磨磨頭主軸采用一端滑動、一端滾動的主軸軸承結構。其中滑動軸承與(yu) 主軸之間的摩擦狀態有3種:即邊界摩擦、液體(ti) 摩擦、混合摩擦。

邊界摩擦是指兩(liang) 滑動表麵被潤滑油中的極性分子(一般存在於(yu) 油酸、脂肪酸等表麵活性添加劑中)與(yu) 金屬表麵直接結合而形成的邊界吸附膜所隔開,或者被含有硫、氯、磷等活性物質與(yu) 金屬表麵起化學作用形成的無機鹽膜所隔開。

液體(ti) 摩擦是指兩(liang) 滑動表麵被一層潤滑油(承載油膜)完全隔開。

混合摩擦是指介於(yu) 上述兩(liang) 種狀態之間。或邊界摩擦的情況多些;或液體(ti) 摩擦的情況多些。

為(wei) 方便起見,邊界摩擦、混合摩擦以下統稱非液體(ti) 摩擦。滑動軸承處於(yu) 液體(ti) 摩擦是最理想的狀態。因為(wei) 這時的摩擦阻力小,其摩擦因數接近於(yu) 滾動軸承的當量摩擦因數。此外,承載油膜可以完全消除磨損,同時具有良好的吸振、緩衝(chong) 等優(you) 點。但當滑動軸承處於(yu) 邊界摩擦狀態,如果邊界油膜被破壞,金屬之間直接發生摩擦磨損(首先是磨料磨損)將要急劇增大。同時金屬問摩擦產(chan) 生的局部溫度急劇升高,溫度升高導致金屬表麵急劇膨脹,金屬表麵膨脹反過來加劇了金屬間的摩擦。當摩擦產(chan) 生的局部高溫達到材料的熔化點時,主軸與(yu) 軸承之間就會(hui) 發生粘著現象,即抱軸。

這裏的平磨滑動軸承材料是錫青銅。當發生輕度抱軸時,主軸表麵有黑色燒傷(shang) 痕跡。滑動軸承是銅基合金材料,材料相對較軟,除有黑色燒傷(shang) 痕跡之外,燒傷(shang) 表麵還會(hui) 形成凹坑。在這種情況下,首先應分析抱軸產(chan) 生的原因,排除故障,修複主軸及滑動軸承表麵後重新刮削、裝配。主軸、滑動軸承仍可使用。嚴(yan) 重的抱軸將會(hui) 導致主軸龜裂,在這種情況下應更換主軸。主軸裝配圖見圖1。

滑動軸承抱軸原因及預防措施 

滑動軸承抱軸的原因分析

(1)潤滑油及滑動軸承油池有雜質、汙物、油清潔度差。當油環隨同主軸旋轉時,供油係統開始工作。雜質、汙物隨同潤滑油一齊進入主軸與(yu) 滑動軸承之間,主軸與(yu) 滑動軸承之間間隙一般為(wei) 0.03—0.04mm。當雜質、汙物把主軸或滑動軸承拉毛後,極易發生非液體(ti) 摩擦,從(cong) 而導致抱軸。

(2)磨頭潤滑係統出現故障。平磨滑動軸承采用油環潤滑。這種潤滑方式具有簡單、自動、油消耗少等優(you) 點。油環圓周上均勻分布16個(ge) 5mm小孔。當油環隨同主軸旋轉時,油環上的小孔將油池中的潤滑油濺起,潤滑油濺在主軸上,主軸上的螺旋形油槽將潤滑油輸入主軸與(yu) 滑動軸承之間。當磨頭潤滑係統不供油或供油不穩定時就會(hui) 發生抱軸現象。

發生抱軸後,可以從(cong) 幾個(ge) 方麵尋找原因:

①磨頭是否存在漏油現象。

②油池是否缺油,油位是否低於(yu) 油標上的指示線。平磨潤滑油有一種是用煤油調製而成,煤油易揮發。磨床在正常使用時,操作者要經常注意油標。當磨頭中潤滑油低於(yu) 油標上的指示線時要及時補充潤滑油。

③磨床製造廠商在裝配磨頭前一定要檢查油環內(nei) 孔的橢圓度(橢圓度≤0.05mm)及油環上的l6個(ge) 5mm孑L是否均布。油環是套在主軸上的,油環內(nei) 圓緊貼在主軸的外圓上,油環下端置於(yu) 油麵下。主軸旋轉時靠靜摩擦力帶動油環同步回轉。當油環內(nei) 孔橢圓度過大,主軸與(yu) 油環之間的接觸麵忽大忽小,甚至接觸不到,從(cong) 而摩擦力忽大忽小,甚至無摩擦力,導致油環旋轉時快時慢,供油瞬時正常瞬時不正常而抱軸。

(3)磨頭滑動軸承潤滑油不符合規定要求。平磨磨頭潤滑油有兩(liang) 種:一種是N7/GB3141機械油,另一種是1份N23號機油與(yu) 9份煤油搭配調製而成。有些用戶新購平磨,未詳細閱讀使用說明書(shu) ,直接注入其他型號的機械油,從(cong) 而導致抱軸。

(4)主軸與(yu) 滑動軸承之間的徑向間隙過小,潤滑油不易輸入,主軸與(yu) 滑動軸承之間溫升過高,導致抱軸。

(5)滑動軸承刮削方法不正確,接觸點不符合要求。滑動軸承刮削方法不正確,接觸點不均勻或接觸點過少將使承載油膜不穩定,油膜剛度差,如果砂輪正在進行磨削,極易產(chan) 生抱軸。

(6)後軸承座與(yu) 磨頭體(ti) 同軸度及端麵的垂直度,以及兩(liang) 隻滾動軸承之間的外隔圈,內(nei) 隔圈平行度偏差過大。當產(chan) 生這種情況時,主軸前端,即與(yu) 砂輪卡盤接觸的主軸錐麵跳動量都比較大,主軸在旋轉時,主軸錐麵跳動量、位置極不穩定,忽大忽小。其實這是一種表麵現象,它反映了主軸軸心在漂移,且不穩定,從(cong) 而導致承載油膜不穩定,油膜剛度差。如果砂輪進行磨削,極易產(chan) 生抱軸。

(7)垂直進刀量過大,超負荷切削。這時砂輪轉速下降,承載油膜剛度下降,主軸與(yu) 滑動軸承之問形成非液體(ti) 摩擦,最終導致抱軸。平磨磨頭產(chan) 生抱軸的因素較多,在尋找抱軸的原因時,切不可抓住一點不及其餘(yu) ,應多視角、全方位排除故障。

滑動軸承抱軸後的修理及其預防抱軸的措施

(1)配作向心球軸承210,D級之間的外隔圈內(nei) 隔圈(當采用兩(liang) 個(ge) 46210,D級角接觸球軸承時不需要配隔圈),在軸承問施於(yu) 20kg的軸向力確定內(nei) 外隔圈的高度差,同時內(nei) 外隔圈的兩(liang) 端麵平行度≤0.003ram。

(2)將後軸承座,滾動軸承,軸承外隔圈內(nei) 隔圈裝在主軸上,然後將上述組合件裝入磨頭體(ti) 內(nei) 。

(3)將磨頭體(ti) 垂直放置(主軸錐麵朝上)不裝滑動軸承,測量主軸的徑向跳動≤0.1mm。將百分表座吸在主軸端頭,表針指向前軸承座內(nei) 徑,測量主軸與(yu) 前軸承座同軸度≤0.02mm。如測量數值超差應重新調整軸承內(nei) 外隔圈,修磨磨頭體(ti) 的後端麵直至達到要求為(wei) 止。

(4)主軸與(yu) 滑動軸承配刮。配刮時應注意:①所塗的紅丹粉或者紅墨油不能太稀。塗抹時應均勻。②用刮刀刮削滑動軸承時10kg的徑向力,調整主軸與(yu) 滑動軸承座間隙至0.02—0.025mm。

(7)滑動軸承按要求注入潤滑油,注入時應用綢布過濾。

(8)磨頭體(ti) 水平放置,空運轉4h,讓主軸與(yu) 滑動軸承得到充分的跑合,測量軸承溫升≤30℃。

(9)將磨頭體(ti) 內(nei) 的潤滑油全部放掉。按要求重新注入潤滑油。注油時應用綢布過濾。有必要可抽查潤滑油的清潔度。按重量法檢驗其雜質、汙物不應超過200mg。

(10)調整主軸與(yu) 滑動軸承座之間的間隙至0.03~0.04mm,開車試運行。測量主軸錐麵徑向跳動和主軸軸向竄動,舊機床均應≤0.01ram,新出廠的機床均應≤0.005mm。

Tags:軸承,抱軸原因  
責任編輯:admin
  • 上一個文章:
  • 下一個文章:
  • 請文明參與討論,禁止漫罵攻擊,不要惡意評論、違禁詞語。 昵稱: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還可以輸入 200 個字
    [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關於我們 - 聯係我們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網站地圖 - 版權聲明 - 在線幫助 - 文章列表
    返回頂部
    刷新頁麵
    下到頁底
    晶體管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