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麽(me) 叫機械?什麽(me) 叫機器?什麽(me) 叫機構?它們(men) 三者之間的關(guan) 係
機械是機器和機構的總稱
機器是一種用來變換和傳(chuan) 遞能量、物料與(yu) 信息的機構的組合。
講運動鏈的某一構件固定機架,當它一個(ge) 或少數幾個(ge) 原動件獨立運動時,其餘(yu) 從(cong) 動件隨之做確定的運動,這種運動鏈便成為(wei) 機構。
零件→構件→機構→機器(後兩(liang) 個(ge) 簡稱機械)
2. 什麽(me) 叫構件?機械中獨立運動的單元體(ti)
3. 運動副:這種由兩(liang) 個(ge) 構建直接接觸而組成的可動聯接稱為(wei) 運動副。
高副:凡兩(liang) 構件通過單一點或線接觸而構成的運動副稱為(wei) 高副。
低副:通過麵接觸而構成的運動副統稱為(wei) 低副。
4. 空間自由運動有6個(ge) 自由度,平麵運動的構件有3個(ge) 自由度。
5. 機構運動簡圖的繪製
6. 自由度的計算
7. 為(wei) 了使機構具有確定的運動,則機構的原動件數目應等於(yu) 機構的自由度數目,這就是機構具有確定運動的條件。當機構不滿足這一條件時,如果機構的原動件數目小於(yu) 機構的自由度,則將導致機構中最薄弱的環節損壞。
要使機構具有確定的運動,則原動件的數目必須等於(yu) 該機構的自由度數目。
8. 自由度計算:F=3n -(2p1+pn)n:活動構件數目 p1:低副 pn:高副
9. 在計算平麵機構的自由度時,應注意那些事項?
1. 要正確計算運動副的數目 2.要除去局部自由度 3.要除去虛約束
10. 由理論力學可知,互作平麵相對運動的兩(liang) 構件上瞬時速度相等的重合點,即為(wei) 此兩(liang) 構件的速度瞬心,簡稱瞬心。
11.因為(wei) 機構中每兩(liang) 個(ge) 構件間就有一個(ge) 瞬心,故由N個(ge) 構件(含機架)組成的機構的瞬心總數K=N(N-1)/2
12.三心定理即3個(ge) 彼此做平麵平行運動飛構件的3個(ge) 瞬心必位於(yu) 同一直線上。對於(yu) 不通過運動服直接相連的兩(liang) 構件的瞬心位置,可可借助三心定理來確定。
13.該傳(chuan) 動比等於(yu) 該兩(liang) 構件的絕對瞬心與(yu) 相對瞬心距離的反比。
14.平麵機構力分析的方法:1靜力分析:在不計慣性力的情況下,對機械進行的分析稱為(wei) 機構的靜力分析。使用於(yu) 慣性力不大的低速機械。2動態靜力分析:將慣性力視為(wei) 一般外力加於(yu) 產(chan) 生該慣性力的構件上,就可以將該結構視為(wei) 處於(yu) 靜力平衡狀態,仍采用靜力學方法對其進行受力分析。
15.構件組的靜定條件是什麽(me) ?3n=2P1+Pn 基本杆組都是靜定杆組。
16.Wd=WF+Wf(輸入功=輸出功+損耗功)機械效率η=WF/Wd=1-Wf/Wd
η=理想驅動力/實際驅動力=實際生產(chan) 阻力/理想生產(chan) 阻力
18.串聯機組的效率:η=η1η2η3…ηk(等於(yu) 各級效率的連乘積)
並聯機組的效率:(p1η1+p2η2+p3η3)/(p1+p2+…+pk)
19.對於(yu) 有些機構,由於(yu) 摩擦的存在,致使無論驅動力如何增大均不能使靜止的機構產(chan) 生運動,這種現象稱為(wei) 自鎖。
自鎖的條件:在移動副中,如果作用於(yu) 滑塊上的驅動力在其摩擦角之內(nei) (β≤ψ)。在轉動副中,作用在軸頸上的驅動力為(wei) 彈力F,且作用於(yu) 摩擦圓範圍之內(nei) 即α≤ρ。
21.通過對串聯機組及並聯機組的效率的計算,對設計機械傳(chuan) 動係統有何重要啟示:串聯機器越多,機組的效率越低,提高串聯機組的效率:減少串聯機器的數目和提高ηmin。
22.機械平衡的目的:設法將構件的不平衡慣性力加以平衡,以消除或減小其不良影響。
25.機械運轉的三個(ge) 階段:起動階段、穩定運轉階段、停車階段
26.在什麽(me) 情況下機械才會(hui) 作周期性速度波動?速度波動有何危害?如何調節作用在機械上的機械驅動力矩?
將導致運動副中動壓力增加,引起機械振動 用飛輪調節
27.飛輪為(wei) 什麽(me) 可以調速?能否利用飛輪來調節非周期性速度波動?為(wei) 什麽(me) ?
28.四杆機構的基本形式:①曲柄搖杆機構②雙曲柄機構③雙搖杆機構
29.四杆機構中有周轉副的條件是
①最長杆與(yu) 最短杆的長度之和≤其餘(yu) 兩(liang) 杆的長度之和
②構成該轉動副的兩(liang) 杆之一為(wei) 四杆中的最短杆
30.四杆機構中有曲柄的條件:
①各杆的長度應滿足杆長條件
②其最短杆為(wei) 連架或機架
當最短杆為(wei) 連架時,則為(wei) 曲柄搖杆機構
當最短杆為(wei) 機架時,則為(wei) 雙曲柄機構
當最短杆為(wei) 連杆時,則為(wei) 雙搖杆機構
31.行動速比係數:K=
偏置的曲柄滑塊有急回特性
32.壓力角和傳(chuan) 動角互餘(yu)
壓力角d:從(cong) 動件受力的方向與(yu) 受力點的速度之間所夾的銳角
傳(chuan) 動角 :壓力角的餘(yu) 角
33..死點位置→往複運動機械構件作主動件時d=90°,y=0°→Ft=0
F無論多大都不能使機構運動
34.凸輪機構的最大優(you) 點是隻要適當地設計出凸輪的輪廓曲線,就可以使推杆得到各種預期的運動規律。
35.按凸輪的形狀分:盤形凸輪、圓柱凸輪。按推杆的形狀分:尖頂推杆、滾子推杆、平底推杆。按從(cong) 動件的運動形式:擺動從(cong) 動件、移動從(cong) 動件。按從(cong) 動件形式:尖頂從(cong) 動件、滾子從(cong) 動件、平底從(cong) 動件。
36什麽(me) 叫剛性衝(chong) 擊和柔性衝(chong) 擊?
推杆在運動開始和終止的瞬間,因速度有突變,所以這是推杆在理論上將出現無窮大的加速度和慣性力,因而會(hui) 使凸輪機構受到極大的衝(chong) 擊,稱為(wei) 剛性衝(chong) 擊,a→∞=>慣性力→∞=>極大的衝(chong) 擊力,三點的加速度有突變,不過這一突變為(wei) 有限值,因而引起的衝(chong) 擊較小,稱為(wei) 柔性衝(chong) 擊。
37.用於(yu) 平行軸間的傳(chuan) 動的齒輪機構——直齒輪
用於(yu) 相交軸間的傳(chuan) 動的齒輪機構——錐齒輪
用於(yu) 交錯軸間的傳(chuan) 動的齒輪機構——斜齒輪
38.齒廓齧合基本定律:相互齧合傳(chuan) 動的一對齒輪,在任一位置的傳(chuan) 動比,都與(yu) 其連心線O1O2被其齧合齒廓在接觸點外的公法線所分為(wei) 的兩(liang) 線段長成反比。
39.漸開線的特性
發生線上的BK線段等於(yu) 基圓上被滾過的弧長AB,即BK=AB:
漸開線上的任意一點的法線恒切與(yu) 基圓
漸開線愈接近基圓部分的曲率半徑愈小,在基圓上其曲率半徑為(wei) 零,
漸開線的形狀取決(jue) 與(yu) 基圓的大小。
基本以內(nei) 無漸開線。
40.一對漸開線齒輪正確齧合的條件:
直齒輪:兩(liang) 齒輪的模數和壓力角應分別相等,m1=m2=m ,d1=d2=d
斜齒輪:兩(liang) 齒輪的模數和壓力角應分別相等,還有他們(men) 的螺旋角必須滿足:外齧合B1=-B2, 內(nei) 齧合B1=B2.
錐齒輪:當量齒輪的模數和壓力角與(yu) 錐齒輪斷麵的模數和壓力角相等。
蝸輪蝸杆:Mx1=Mt2=M Dx1=Dt2=D
當蝸杆和渦輪的軸線交錯角為(wei) 90°時,還需保證蝸杆的導程角等於(yu) 渦輪的螺旋角,即使y1=B2,並且螺旋線的方向相等。
41.根切現象:用範成法切製齒輪時,有時刀具會(hui) 過多的切入齒輪的底部,因而將齒輪的漸開線切除一部分的現象。
42.何為(wei) 重合度?重合度的大小與(yu) 齒數Z,模數M,壓力角D齒頂高係數ha,頂隙係數 C 及中心局之間的關(guan) 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