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位公差一般也叫幾何公差,包括形狀公差和位置公差。任何零件都是由點、線、麵構成的,這些點、線、麵稱為(wei) 要素。機械加工後零件的實際要素相對於(yu) 理想要素總有誤差,包括形狀誤差和位置誤差。這類誤差影響機械產(chan) 品的功能,設計時應規定相應的公差並按規定的標準符號標注在圖樣上。20世紀50年代前後,工業(ye) 化國家就有形位公差標準。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於(yu) 1969年公布形位公差標準,1978年推薦了形位公差檢測原理和方法。中國於(yu) 1980年頒布形狀和位置公差標準,其中包括檢測規定。形狀公差和位置公差合並簡稱為(wei) 形位公差。
形狀公差
一、直線度:
直線度,即通常所說的平直程度,表示零件上的直線要素實際形狀保持理想直線的狀況。直線度公差是實際線對理想直線所允許的最大變動量。


二、平麵度
平麵度,即通常所說的平整程度,表示零件的平麵要素實際形狀,保持理想平麵的狀況。平麵度公差是實際表麵對理想平麵所允許的最大變動量。

三、圓度
圓度,即通常所說的圓整程度,表示零件上圓的要素實際形狀與(yu) 其中心保持等距的狀況。圓度公差是在同一截麵上,實際圓對理想圓所允許的最大變動量。

▲圖樣示例:公差帶必須在同一正截麵上,半徑差為公差值0.03mm的兩個同心圓之間的區域。
四、圓柱度
圓柱度是表示零件上圓柱麵外形輪廓上的各點,對其軸線保持等距狀況。圓柱度公差是實際圓柱麵對理想圓柱麵所允許的最大變動量。

五、線輪廓度
線輪廓度是表示在零件的給定平麵上,任意形狀的曲線,保持其理想形狀的狀況。線輪廓度公差是指非圓曲線的實際輪廓線的允許變動量。

▲圖樣示例:公差帶是由包絡一係列直徑為公差0.04mm的圓的兩包絡線之間的區域。諸圓的圓心位於具有理論正確幾何形狀的線上。
六、麵輪廓度
麵輪廓度是表示零件上的任意形狀的曲麵,保持其理想形狀的狀況。麵輪廓度公差是指非圓曲麵的實際輪廓線,對理想輪廓麵的允許變動量。

▲圖樣示例:公差帶是由包絡一係列直徑為0.02mm的球的兩條包絡線之間,諸球的中心理論上應位於理論正確幾何形狀的麵上。
位置公差
七、平行度
平行度,即通常所說的保持平行的程度,表示零件上被測實際要素相對於(yu) 基準保持等距離的狀況。平行度公差是被測要素的實際方向,與(yu) 基準相平行的理想方向之間所允許的最大變動量。
▲圖樣示例:如公差值前加注記號φ、則公差帶為基準平行直徑φ0.03mm的圓柱麵內。
八、垂直度
垂直度,即通常所說的兩(liang) 要素之間保持正交的程度,表示零件上被測要素相對於(yu) 基準要素,保持正確的90°夾角狀況。垂直度公差是被測要素的實際方向,對於(yu) 基準相垂直的理想方向之間所允許的最大變動量。

▲圖例說明:公差帶前加注記號φ,則公差帶垂直於基準麵直徑為0.1mm的圓柱麵內。

▲圖例說明:公差帶必須位於距離為0.08mm且垂直於基準線的兩平行平麵之間。
九、傾(qing) 斜度
傾(qing) 斜度是表示零件上兩(liang) 要素相對方向保持任意給定角度的正確狀況。傾(qing) 斜度公差是被測要素的實際方向,對於(yu) 基準成任意給定角度的理想方向之間所允許的最大變動量。

▲圖例說明:被測軸線的公差帶是距離為公差值0.08mm,且與基準麵A成理論角度60°的兩平行平麵之間的區域。

▲圖例說明:在公差值前加注記號φ,則公差帶必須位於直徑為0.1mm的圓柱麵內。該公差帶應平行於垂直於基準A的平麵B,並與基準A呈理論正確角度60°。
十、位置度
位置度是表示零件上的點、線、麵等要素,相對其理想位置的準確狀況。位置度公差是被測要素的實際位置相對於(yu) 理想位置所允許的最大變動量。

▲圖例說明:公差帶前加注記號Sφ時、公差帶是直徑0.3mm的球內區域。球公差帶的中心點的位置是相對於基準A,B及C的理論正確尺寸。
十一、同軸(同心)度
同軸度,即通常所說的共軸程度,表示零件上被測軸線相對於(yu) 基準軸線,保持在同一直線上的狀況。同軸度公差是被測實際軸線相對於(yu) 基準軸線所允許的變動量。

▲同軸度公差圖例:公差值加注記號時,公差帶是直徑0.08mm的圓柱之間區域。圓形公差帶的軸線與基準一致。
十二、對稱度
對稱度是表示零件上兩(liang) 對稱中心要素保持在同一中心平麵內(nei) 的狀態。對稱度公差是實際要素的對稱中心麵(或中心線、軸線)對理想對稱平麵所允許的變動量。

▲圖例說明:公差帶是距離為0.08mm、且相對於基準中心平麵或中心線對稱配置的兩平行平麵之間或直線之間的區域。
十三、圓跳動
圓跳動是表示零件上的回轉表麵在限定的測量麵內(nei) ,相對於(yu) 基準軸線保持固定位置的狀況。圓跳動公差是被測實際要素繞基準軸線,無軸向移動地旋轉一整圈時,在限定的測量範圍內(nei) 所允許的最大變動量。

▲圖例說明1:公差帶是垂直於任一測量平麵內,半徑差為0.1mm,且圓心在同一基準軸線上的兩同心圓之間的區域。

十四、全跳動
全跳動是指零件繞基準軸線作連續旋轉時,沿整個(ge) 被測表麵上的跳動量。全跳動公差是被測實際要素繞基準軸線連續的旋轉,同時指示器沿其理想輪廓相對移動時所允許的最大跳動量。

▲圖例說明1:公差帶是距離為半徑差0.1mm,且與基準同軸的兩圓柱麵之間的區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