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luck网站

18luck网站電子設計 | 18luck网站Rss 2.0 會員中心 會員注冊
搜索: 您現在的位置: 18luck网站 >> 電子及機械行業 >> 機械維修保養 >> 正文

「機械密封」知道這些,起碼解決一半以上機械密封滲漏的問題

作者:佚名    文章來源:網絡整理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4/11/26

機械密封經長期運轉後,動環和靜環的端麵由於(yu) 摩擦造成磨損,彈簧和軸套也會(hui) 發生鏽蝕或損壞,密封圈由於(yu) 老化變形而失去彈性,所有這些原因都會(hui) 造成機械密封泄漏。因此,經過長時期的運轉以後,對機械密封元件要進行更換或檢修,達到重新使用的目的。

一、動環和靜環端麵的研磨

  1. 動環拆下後,經磨削加工,先進行粗研,後進行精研,有條件可進行拋光。
  2. 粗磨時,選用80—160#粒度的磨料,先磨去加工痕跡。然後可用160#以上磨料進行精磨,使光潔度達到設計要求。硬質合金或陶瓷動環精磨後需要用拋光機拋光。拋光機的力度可選用M28-M5的碳化硼。拋光後達到鏡麵。陶瓷環可用M5的瑪瑙粉精磨以後,用氧化鉻拋光。
  3. 石墨填充聚四氟乙烯的靜環,由於材料軟,可用煤油、汽油或清水精研,不需加研磨劑。在跑合過程中還可自研,故光潔度要求不是太高。
  4. 研磨的方法,有研磨機的可在研磨機上研磨,沒有研磨機的可在平板玻璃上采用8字形的手工研磨方法。
集裝式機械密封
集裝式機械密封
 

二、軸套檢查

軸套的檢修拆下後檢查鏽蝕和磨損的情況,如果鏽蝕或磨損得比較輕微,可用細砂紙打光再用,如果鏽蝕或磨損的嚴(yan) 重可采用加工後電鍍的方法或換新軸套。

三、密封圈

密封圈經過一段使用時間後,多數情況下失去彈性或老化,一般情況下需要更換新圈。

四、彈簧

  1. 如果彈簧鏽蝕得不嚴重,能保持原有彈性,可不更換。若鏽蝕得比較嚴重或彈性減小的很多,則需要更換新彈簧。
  2. 對有組裝盒的機械密封,要將盒清理幹淨,並檢查凹槽是否磨損或變形,以便進行校正修複,重新開槽或更換。
  3. 機械密封元件修複以後,重新進行組裝,組裝後同樣進行壓力試驗,然後再投入正常操作。

水泵機械密封檢修中的幾個誤區

誤區一:彈簧壓縮量越大密封效果越好

實際上彈簧壓縮量過大,可導致摩擦副急劇磨損,瞬間燒損;過度的壓縮使彈簧失去調節動環端麵的能力,導致密封失效。

誤區二:動環密封圈越緊越好
其實動環密封圈過緊有害無益。一是加劇密封圈與(yu) 軸套間的磨損,過早泄漏;二是增大了動環軸向調整、移動的阻力,在工況變化頻繁時無法適時進行調整;三是彈簧過度疲勞易損壞;四是使動環密封圈變形,影響密封效果。

誤區三:靜環密封圈越緊越好

靜環密封圈基本處於(yu) 靜止狀態,相對較緊密封效果會(hui) 好些,但過緊也是有害的。一是引起靜環密封因過度變形,影響密封效果;二是靜環材質以石墨居多,一般較脆,過度受力極易引起碎裂;三是安裝、拆卸困難,極易損壞靜環。

誤區四:葉輪鎖母越緊越好

機械密封泄漏中,軸套與(yu) 軸之間的泄漏(軸間泄漏)是比較常見的。一般認為(wei) ,軸間泄漏就是葉輪鎖母沒鎖緊,其實導致軸間泄漏的因素較多,如軸間墊失效,偏移,軸間內(nei) 有雜質,軸與(yu) 軸套配合處有較大的形位誤差,接觸麵破壞,軸上各部件間有間隙,軸頭螺紋過長等都會(hui) 導致軸間泄漏。

軸從(cong) 葉輪鎖母處斷裂,

可能的原因之一就是鎖緊螺母的鎖緊程度不當

鎖母鎖緊過度隻會(hui) 導致軸間墊過早失效,相反適度鎖緊鎖母,使軸間墊始終保持一定的壓縮彈性,在運轉中鎖母會(hui) 自動適時鎖緊,使軸間始終處於(yu) 良好的密封狀態。

誤區五:新的比舊的好

相對而言,使用新機械密封的效果好於(yu) 舊的,但新機械密封的質量或材質選擇不當時,配合尺寸誤差較大會(hui) 影響密封效果;在聚合性和滲透性介質中,靜環如無過度磨損,還是不更換為(wei) 好。因為(wei) 靜環在靜環座中長時間處於(yu) 靜止狀態,使聚合物和雜質沉積為(wei) 一體(ti) ,起到了較好的密封作用。

誤區六:拆修總比不拆好?!

一旦出現機械密封泄漏便急於(yu) 拆修,其實,有時密封並沒有損壞,隻需調整工況或適當調整密封就可消除泄漏。這樣既避免浪費又可以驗證自己的故障判斷能力,積累維修經驗提高檢修質量。

Tags:機械密封,密封泄露,機封  
責任編輯:admin
  • 上一個文章:
  • 下一個文章: 沒有了
  • 請文明參與討論,禁止漫罵攻擊,不要惡意評論、違禁詞語。 昵稱: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還可以輸入 200 個字
    [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關於我們 - 聯係我們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網站地圖 - 版權聲明 - 在線幫助 - 文章列表
    返回頂部
    刷新頁麵
    下到頁底
    晶體管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