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頻器故障是不期望但又是不可避免的,分析、尋找和排除故障是變頻器維修人員必備的技能二在變頻器的檢修過程中,要在大量的元器件和線路中迅速、準確地找出故障是不容易的。一般故障診斷過程,就是從故障現象出發,通過反複測試,在綜合分析的基礎上做出判斷,逐步找出故障。故障產生的原因很多,情況也很複雜,有的是一種原因引起的簡單故障,有的是多種原因相互作用引起的複雜故障。因此,引起故障的原因很難簡單分類。
構成變頻器電路的電氣電子元器件有晶體管、電阻、線圈、電容器、集成電路、功率器件等,各電路都是由這些電氣電子元器件組成的。檢查時隻要掌握其檢查方法和診斷技術,就能早發現有故障的電氣電子元器件。對於L、C、R而言,應掌握每個部件在交流(AC)電路和直流(DC)電路中是怎樣工作的和其在電路中的作用。
在檢修過程中,即使確定了故障電路的範圍,還必須進一步將電路細分到某隻電氣電子元器件的前後,再使用萬用表檢查各個測試點,以區分和確認具體的有故障的電氣電子元器件。為了迅速、準確的判斷故障產生的部位和原因,必須注意區分電路的測試點和測量方法。
對於使用一段時間後變頻器出現的故障,故障原因可能是元器件損壞,連線發生短路或斷路(如焊點虛焊,接插件接觸不良,可變電阻器、電位器、半可變電阻等接觸不良,接觸麵表麵鍍層氧化等),或使用條件發生變化(如電網電壓波動,過冷或過熱的工作環境等)影響變頻器的正常運行。
對於新購買的第一次使用的變頻器來說,故障原因可能是:由於變頻器在運輸過程中,因振動等因素引起變頻器內的電路插件鬆動或脫落,連線發生短路或斷路等。在變頻器倉儲過程中,由於變頻器內元器件或電路板受潮等因素引起的元器件失效,由於使用人員未能按變頻器的使用操作步驟操作而導致的故障,也有因變頻器在出廠前裝配和調試時,部分存在質量問題的元器件未能檢出,都能影響變頻器的正常運行。變頻器故障無論是發生在電路上,還是發生在電氣電子元器件上,一般都是由短路或斷路原因引起,其現象與產生的原因有:
1)短路故障。當電路局部短路時,負載因短路而失效,這條負載電路的電阻小,而產生極大的短路電流,導致電源過載,導線絕緣燒壞,嚴重時還會引起火災。如電源“+”、“-”極的兩根導線直接接通;電源未經過負載直接接通;絕緣導線被破壞,並相互接觸造成短路;接線螺釘鬆脫造成與線頭相碰;接線時不慎,使兩線頭相碰;導線頭碰觸金屬部分等。
2)斷路故障。對於斷路的電路,在電路斷點之後沒有電源,所以在電源到負載的電路中某一點中斷時,電流不通。故障原因有電路折斷;導線連接端鬆脫;接觸不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