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向磷酸鐵鋰電池怎樣?比亞迪為什麽堅持使用磷酸鐵鋰電池

18luck网站

18luck网站電子設計 | 18luck网站Rss 2.0 會員中心 會員注冊
搜索: 您現在的位置: 18luck网站 >> 基礎入門 >> 電池技術 >> 正文

萬向磷酸鐵鋰電池怎樣?比亞迪為什麽堅持使用磷酸鐵鋰電池

作者:佚名    文章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8-04-24

  磷酸鐵鋰電池的概念

  磷酸鐵鋰電池,是指用磷酸鐵鋰作為(wei) 正極材料的鋰離子電池。 鋰離子電池的正極材料主要有鈷酸鋰、錳酸鋰、鎳酸鋰、三元材料、磷酸鐵鋰等。其中鈷酸鋰是目前絕大多數鋰離子電池使用的正極材料。

  磷酸鐵鋰電池特點

  高效率輸出:標準放電為(wei) 2~5C、連續高電流放電可達10C,瞬間脈衝(chong) 放電(10S)可達20C;

  高溫時性能良好:外部溫度65℃時內(nei) 部溫度則高達95℃,電池放電結束時溫度可達160℃,電池的結構安全、完好;

  即使電池內(nei) 部或外部受到傷(shang) 害,電池不燃燒、不爆炸、安全性最好;

  極好的循環壽命,經500次循環,其放電容量仍大於(yu) 95%;

  過放電到零伏也無損壞;

  可快速充電;

  低成本;

  無記憶效應:可充電池在經常處於(yu) 充滿不放完的條件下工作,容量會(hui) 迅速低於(yu) 額定容量值,這種現象叫做記憶效應。鎳氫、鎳鎘電池存在記憶性,而磷酸鐵鋰電池無此現象,電池無論處於(yu) 什麽(me) 狀態,可隨充隨用,無須先放完再充電;

  體(ti) 積小、重量輕,同等規格容量的磷酸鐵鋰電池的體(ti) 積是鉛酸電池體(ti) 積的1/3,重量是鉛酸電池的1/3;

  對環境無汙染,該電池不含任何重金屬與(yu) 稀有金屬(鎳氫電池需稀有金屬),無毒(SGS認證通過),無汙染,符合歐洲ROHS規定,為(wei) 絕對的綠色環保電池。鉛酸電池中卻存在著大量的鉛,在廢棄後若處理不當,仍將對環境形成二次汙染,而磷酸鐵鋰材料無論在生產(chan) 及使用過程中,均無汙染。

萬(wan)

  萬向磷酸鐵鋰電池怎樣

  隸屬萬(wan) 向集團旗下的A123公司是美國一家致力於(yu) 專(zhuan) 業(ye) 開發、生產(chan) 鋰離子電池和能量存儲(chu) 係統的公司。下麵就以萬(wan) 向A123動力鋰電池為(wei) 例,來看看萬(wan) 向磷酸鐵鋰電池的性能。

  A123公司主要提供磷酸鐵鋰正極材料,同時主攻動力鋰電池市場,並把車用鋰電池作為(wei) 重點發展方向。A123鋰離子產(chan) 品同時解決(jue) 了影響動力鋰電池在高功率、安全性及長壽命三個(ge) 方麵的問題。

  A123磷酸鐵鋰電池性能:

  功率:高能產(chan) 品能力密度達140W·h/kg,輸出密度達3000W/kg,能承受高功率脈衝(chong) 放電率高達100C(100倍標稱容量電流放電);

  高電量產(chan) 品能力密度達140W·h/kg,輸出密度達3000W/kg;

  中等電量產(chan) 品具有更高的性能和效率優(you) 勢;

  安全性:經過多個(ge) 國家實驗室和多個(ge) 汽車客戶的驗證,具有優(you) 越的濫用容忍度。

  循環壽命:A123的Nanophosphate技術提供了卓越的性能和循環壽命。在低利率循環式,能提供數以千計的周期,即使在10C放電率循環下,也提供超過1,000個(ge) 完整的周期。

萬(wan)

  比亞迪為什麽堅持使用磷酸鐵鋰電池

  磷酸鐵鋰電池是比亞(ya) 迪完全自主研發的國產(chan) 鋰電池,投入巨大,目前已經屬於(yu) 成熟產(chan) 品,也在國內(nei) 獲得了廣泛應用;雖然與(yu) 國外鋰電池產(chan) 品相比,磷酸鐵鋰電池的特性還不是很完美,但因為(wei) 其存在,打破了國外的技術壟斷,為(wei) 我們(men) 走自己的鋰電池研發路線創出了道路,所以非常敬佩其精神。另外比亞(ya) 迪堅持使用磷酸鐵鋰電池不會(hui) 發生爆炸。另外我們(men) 先來搞清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關(guan) 鍵因素和依托,針對我們(men) 行業(ye) 的現實情況,再來比較一下三元和磷酸鐵鋰的現狀與(yu) 發展方向。

  對比三元和磷酸鐵鋰電池的優劣勢:

  1、如果繼續發展三元,我們(men) 的動力鋰電池將永遠處於(yu) 追趕狀態,不僅(jin) 實現不了彎道超車,而且將喪(sang) 失新能源汽車的安全性。

  目前,改性錳酸鋰和三元鋰的核心技術,都掌握在日韓企業(ye) 手中。尤其是三元鋰,無論是技術、工藝還是設備,日韓行業(ye) 龍頭都已達到非常成熟穩定階段。如果中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的發展方向定位於(yu) 發展三元鋰電,不僅(jin) 長期處於(yu) 追趕日韓企業(ye) 狀態,而且因缺乏關(guan) 鍵技術、工藝和設備,已陷入到了一個(ge) 發展瓶頸。技術嚴(yan) 重受製於(yu) 日韓企業(ye) ,規模也遠不如日韓企業(ye) 巨頭。三星SDI今年一次性將18650-2.2AH的電池銷售價(jia) 格降至1美元/隻,幾乎將國內(nei) 同行逼上絕境。

  在國內(nei) 三元動力電池性能和價(jia) 格都無法與(yu) 日韓巨頭相比的情況下,如果我們(men) 在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上堅持三元路線,恐怕我們(men) 還在追趕路上,就已經被國際巨頭給扼殺了,更無從(cong) 談什麽(me) 彎道超車。最終結果將跟傳(chuan) 統汽車發展一樣,高端車和核心技術依然源自國際巨頭,即使我們(men) 讓出了市場也換不回核心技術。

  磷酸鐵鋰電池則不同。日韓企業(ye) 基本沒有涉足,國際主要競爭(zheng) 對手來自美國。雖然兩(liang) 個(ge) 基礎專(zhuan) 利有一個(ge) 在美國(A123和Valence是美國磷酸鐵鋰電池的主要代表),但中國與(yu) 美國的技術水平相差不大,而且中國是全球在磷酸鐵鋰領域投入最大、產(chan) 銷量最多的國家。

  隨著萬(wan) 向集團收購了A123,事實上中國企業(ye) 已經掌握了磷酸鐵鋰電池全球最高端的技術和工藝。而磷酸鐵鋰電池在安全性和循環壽命上相對於(yu) 三元鋰電的絕對優(you) 勢,正是中國新能源汽車關(guan) 鍵要素所在和發展所需。隻要明確其發展地位,加大投入固化這一優(you) 勢,中國新能源汽車就完全有彎道超車的可能。

  2、選擇三元,頂層設計缺乏前瞻性,全球鎳、鈷資源緊張,其大量應用將導致市場價(jia) 格暴漲,尤其中國這兩(liang) 種元素的貯量根本無法支撐。

  三元鋰電的材料配方,無論是鎳鈷錳酸鋰,還是鎳鈷鋁酸鋰,都離不開兩(liang) 種貴金屬,即鈷和鎳。這兩(liang) 種金屬在中國都很匱乏,在全球儲(chu) 量也有限。其中,中國鈷的使用量90%以上都需要進口,鎳主要用於(yu) 不鏽鋼生產(chan) ,這兩(liang) 種貴金屬都有國際期貨交易,價(jia) 格不僅(jin) 高且波動很大。

  如果中國確定以三元鋰電為(wei) 主要的動力電池發展路線,按照政府規劃,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產(chan) 能達到200萬(wan) 輛,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到500萬(wan) 輛。按每輛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平均帶電量80KWH計算,500萬(wan) 輛新能源汽車所需電池就達4000億(yi) WH電池,這還不包括用於(yu) 更換和備用的電池。這種需求一旦推向市場,將很快推動鈷、鎳期貨價(jia) 格暴漲,從(cong) 而帶動其現貨市場價(jia) 格暴漲,三元鋰電未來的價(jia) 格走勢將直線上升。中國新能源汽車推廣沒有達到政策預期目標的一個(ge) 很大的原因,就是價(jia) 格居高不下。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占據新能源汽車成本近50%的動力鋰電池價(jia) 格居高不下。三元路線的結果,就是新能源汽車價(jia) 格更高,要求政府的補貼也要更多,永遠無法實現市場化推廣。

  磷酸鐵鋰電池則剛好相反,不含任何貴金屬,而且生產(chan) 正極材料的主要原料氧化鐵、碳酸鋰在中國儲(chu) 量非常豐(feng) 富。如果下遊新能源汽車市場需求放大,其上遊材料在規模效應的推動下,成本將直線下降,占據磷酸鐵鋰電池成本超過30%的正極材料價(jia) 格的下降,將促使磷酸鐵鋰電池價(jia) 格的迅速下降。

  3、整車安全設計上,中國新能源汽車使用三元鋰電作為(wei) 動力電池,會(hui) 存在巨大安全隱患。

  特斯拉三次著火中,其中一次為(wei) 金屬片劃破電池引發的,但因特斯拉整車安全設計完善,三次著火並沒有引起人員傷(shang) 亡。三元材料的脫氧溫度是200℃,放熱能量超過800J/g,三元鋰電無法通過針剌實驗,表明了三元電池在內(nei) 部短路的情況下,很容易引發安全事故。

  目前,中國新能源汽車整車安全設計,短期內(nei) 根本無法達到特斯拉的水平,使用三元鋰電作為(wei) 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存在巨大安全隱患。事關(guan) 乘客人生安全,這種安全隱患哪怕是十萬(wan) 分之一的發生概率,也是不能接受的。磷酸鐵鋰電池在高溫下的穩定性,可達390℃以上,保證了電池內(nei) 在的高安全性,不會(hui) 因過充、溫度過高、短路、撞擊而產(chan) 生爆炸或燃燒,可以輕鬆通過針剌實驗。這一安全性特點,對中國還處於(yu) 幼稚期的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來說,是最合適的。

  4、從(cong) 中國新能源汽車使用對象的消費特點和習(xi) 慣來看,三元鋰電並不適合做中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

  特斯拉被稱為(wei) “富人的玩具”,裝配電池容量設計續航裏程為(wei) 400KM,但大多時候,實際運行也就200KM左右,屬淺充淺放,因而循環壽命有所保障。但中國新能源汽車大多用於(yu) 公交、政府公務、專(zhuan) 用車和居民乘用車,其使用特點是,每天大多有固定線路和頻次要求,屬深充深放,三元鋰電在DOD95%以上的條件下,容量衰減速度很快,循環壽命僅(jin) 為(wei) 磷酸鐵鋰電池的一半不到。新能源汽車平均使用8年以上,動力鋰電池如果處於(yu) 深充深放的條件下,維持80%以上的容量,三元鋰電使用壽命將不到三年,而磷酸鐵鋰電池基本可以滿足8年的使用要求。

  在目前國家相關(guan) 補貼政策的條件下,首次購買(mai) 新能源汽車有政府相應補貼,但二次采購電池並無補貼。三元鋰電池在新能源汽車使用周期內(nei) ,需要更換兩(liang) 次電池,將極大增加使用者的經濟負擔,而不會(hui) 為(wei) 終端使用者所接受。如果三元鋰電要獲得與(yu) 磷酸鐵鋰一樣的使用壽命,其隻能淺充淺放,需增加至少50%以上的電池容量。如此,其能量密度較高的優(you) 勢將喪(sang) 失,體(ti) 積將比同性能磷酸鐵鋰電池大,電池重量也會(hui) 更重,其價(jia) 格更是遠高於(yu) 磷酸鐵鋰電池。

  磷酸鐵鋰電池將最適合未來電動車的發展:

  可以預見的是,未來純電動乘用車、專(zhuan) 用車的發展,將具有如下特點:一是形成三類車型,即1.3噸以下,1.3~1.7噸和1.7噸以上。對應每度電,分別實現續航裏程10KM、8KM和6KM,對應裝配電池重量,也分別為(wei) 300KG、500KG和800KG左右。二是所有電池都裝配直流快充和交流慢充兩(liang) 類充電方式。三是無論車身還是底盤都將使用新材料,走輕型化複合材料路線,如鋁合金、碳纖維複合材料等。

  因而,中國未來電動車的發展,對動力電池要求其能量密度高一點低一點都不再是主要問題,因為(wei) 整車從(cong) 安全性、重心穩定性設計,需要保持一定的重量。車身和底盤輕一點,電池重一點,將是一種全新的汽車係統設計---車身和底盤進行輕量化設計,磷酸鐵鋰電池組進行配套設計,來保證車身重量和車身重心穩定。

  新能源汽車能否大規模普及推廣的關(guan) 鍵,是使用安全、性能穩定可靠和成本低廉,隻有如此,才能為(wei) 市場所接受和大眾(zhong) 所喜歡。

  磷酸鐵鋰電池,能保證組合能量密度達到100~120WH/KG,加上其最好的安全性和可預見的經濟性,必將是中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發展的最佳選擇。

  我們(men) 隻有不懷疑、不懈怠和不折騰,相信二十年後,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已是大行其道,而其心髒一定是磷酸鐵鋰動力電池。

萬(wan)

  磷酸鐵鋰電池的應用領域

  於(yu) 磷酸鐵鋰動力電池具有上述特點,並且生產(chan) 出各種不同容量的電池,很快得到廣泛地應用。它主要應用領域有:

  大型電動車輛:公交車、電動汽車、景點遊覽車及混合動力車等;

  輕型電動車:電動自行車、高爾夫球車、小型平板電瓶車、鏟車、清潔車、電動輪椅等;

  電動工具:電鑽、電鋸、割草機等;

  遙控汽車、船、飛機等玩具;

  太陽能及風力發電的儲(chu) 能設備;

  UPS及應急燈、警示燈及礦燈(安全性最好);

  替代照相機中3V的一次性鋰電池及9V的鎳鎘或鎳氫可充電電池(尺寸完全相同);

  小型醫療儀(yi) 器設備及便攜式儀(yi) 器等。

  這裏舉(ju) 一個(ge) 用磷酸鐵鋰動力電池替代鉛酸電池的應用實例。采用36V/10Ah(360Wh)的鉛酸電池,其重量12kg,充一次電可行走約50km,充電次數約100次,使用時間約1年。若采用磷酸鐵鋰動力電池,采用同樣的360Wh能量(12個(ge) 10Ah電池串聯組成),其重量約4kg,充電一次可行走80km左右,充電次數可達1000次,使用壽命可達3~5年。雖然說磷酸鐵鋰動力電池的價(jia) 格較鉛酸電池高得多,但總的經濟效果還是采用磷酸鐵鋰動力電池更好,並且在使用上更輕便。

Tags:磷酸鐵鋰電池,鋰電池,概念  
責任編輯:admin
請文明參與討論,禁止漫罵攻擊,不要惡意評論、違禁詞語。 昵稱: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還可以輸入 200 個字
[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最新推薦
熱門文章
  • 此欄目下沒有熱點文章
關於我們 - 聯係我們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網站地圖 - 版權聲明 - 在線幫助 - 文章列表
返回頂部
刷新頁麵
下到頁底
晶體管查詢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