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電工基礎理論知識,麵對一張電氣原理圖時首先分出主回路(又稱一次回路)和輔助回路(又稱二次回路或控製回路)。然後先看主回路,再看輔助回路。閱看主回路可按照以下4步進行:
1、先看線路及設備的供電電源,在實際當中生產設備多采用380v,50HZ的三相交流電源,此時應看清電源引自何處;
2、識別主回路中用了幾台電動機,並了解各台電動機的功能;
3、分析各台電動機的動作狀況,著重注意它們的啟動方式,是否有可逆、調速、製動等控製要求,並分析各台電動機之間是否存在製約關係;
4、了解主回路中所用的控製電器及保護裝置,例如短路保護所用的螺旋保險、過載保護的熱繼電器等。
分析輔助回路時,要首先弄清輔助回路的電源電壓。例如,在電力拖動係統中,電動機台數較少,控製回路不複雜,為(wei) 了減少電源種類,控製回路多直接采用380v交流電壓;對於(yu) 拖動多台電動機,且控製回路較為(wei) 繁雜,並且所控線圈總數達5個(ge) 或以上時,控製電壓則多選用交流110v、220v等檔級,而其中又以110v最為(wei) 常用,此時線路需加裝控製變壓器獲得與(yu) 之對應的電壓等級。然後了解控製回路中常用的繼電器、接觸器、行程開關(guan) 、按鈕、指示燈等的用途及動作原理。最後結合主回路有關(guan) 元器件對控製回路的要求,分析出控製回路的動作過程。
總而言之,控製回路均按其動作順序畫在兩(liang) 條水平(或垂直)線之間,閱讀時可以從(cong) 上到下(或從(cong) 左到右)逐步分析。對於(yu) 複雜的線路,可將其分成幾個(ge) 功能區(例如啟動、製動、換向等)。在分析控製回路時,要緊扣主回路動作與(yu) 輔助回路的聯動關(guan) 係進行,孤立地分析輔助回路是不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