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圖是電感的,用紅色表示電壓,藍色表示電流。如果接上理想的直流電壓表、直流電流表,可以觀察到電壓的變化超前於電流,電流的變化滯後於電壓。時間增加時,縱坐標軸及時間原點會隨著波形一起往左移動。
如果把波形畫在矢量圖右方,就是下麵這種動畫,但橫坐標右方是過去存在的波形,指向過去,是-ωt。雖然波形反過來了,但電壓的變化仍然超前於(yu) 電流,電流的變化仍然滯後於(yu) 電壓。時間原點一直隨著波形往右方移動,函數圖中的縱坐標軸並未與(yu) 橫坐標交於(yu) 原點,交點所代表的時間一直在增加。如果不注意,超前滯後的判斷很容易出錯。
理解超前滯後這一概念用相量圖是最好的,從(cong) 測量數據來觀察或者從(cong) 靜態波形上觀察都不太直觀而且容易出錯。下圖是電容的。電壓的變化滯後於(yu) 電流,電流的變化超前於(yu) 電壓。坐標係右方是未來,左方是過去。
橫坐標是-ωt時,電容的電壓的變化仍然滯後於(yu) 電流,電流的變化仍然超前於(yu) 電壓。因為(wei) 此坐標係左方是未來,而右方是過去。
下圖是電阻的。電壓函數電流函數同相。
下圖是三者串聯的情況,沒畫相量圖和波形圖。但從(cong) 指針的變化可以判斷:電流相同時,電感和電容的電壓函數反相。
沒畫總電壓,因為(wei) 總電壓有可能超前於(yu) 總電流,也有可能滯後於(yu) 總電流,也有可能兩(liang) 者同相,同相時為(wei) 諧振狀態。
以前還做過這種,元件右邊標的是電壓電流的參考方向。用不同的顏色描述電壓的大小,藍色>黃色>紅色;用不同的粗細和箭頭描述電流的大小和方向,而且把電感、電容充能的效果也做進去了,電流最大時電感磁場能最大,電容電場能最小。
但是,就解釋超前滯後這一概念的話,指針表的動畫更直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