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電纜在運行檢修或預防性試驗中,經常會(hui) 遇到絕緣電阻偏低,但耐壓試驗又不擊穿的情況。遇到上述情況,該如何處理或運行呢?
電力電纜絕緣電阻的數據,雖然可以作為(wei) 判斷絕緣狀況的依據,但不能作為(wei) 鑒定或淘汰電纜的依據。根據《電力設備預防性試驗規程》的規定,電力電纜線路是否可以投入係統運行,應由耐壓試驗來決(jue) 定,絕緣電阻和泄漏電流及其不平衡係數隻作參考數據。也就是說:隻要耐壓試驗沒有擊穿,就可以投入係統運行。
絕緣電阻偏低電纜的運行與(yu) 維護分以下幾種情況:
(1)電纜主絕緣層絕緣電阻偏低。電纜主絕緣層的絕緣電阻偏低時,一般應根據以往絕緣電阻測試記錄來綜合判斷:
1)絕緣電阻降低的速度突然加快時,應查明原因並加以消除後,再投人係統運行。必要時,可通過耐壓試驗來決(jue) 定是否投入係統運行。
2)絕緣電阻雖然較低,但與(yu) 以往試驗記錄相比無明顯變化,應投入監視運行。如果經過三個(ge) 監視周期,絕緣電阻仍無明顯變化時,作好記錄後可轉為(wei) 正常運行。監視中如果發現絕緣電阻降低的速度突然加快時,按1)的情況處理。
所謂監視運行,就是對投入係統運行的具有缺陷的電纜,在較短(與(yu) 標準試驗周期相比)的時間(1~3個(ge) 月)內(nei) 重複進行監視試驗,以檢驗缺陷有無變化。
(2)電纜內(nei) 襯層絕緣電阻偏低。內(nei) 襯層絕緣電阻降低時,應進行內(nei) 襯層破損進水鑒定,如果確認內(nei) 襯層已破損進水,應盡快修複。
(3)電纜外護套絕緣電阻偏低。外護套絕緣電阻降低時,應進行外護套破損進水鑒定,如果確認外護套已破損進水,應擇期安排修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