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算放大器是一種多端電子器件,最早開始應用於1940年,首先應用於模擬計算機上,作為基本運算單元,可以完成加減、積分和微分、乘除等數學運算。自1960年後,隨著半導體集成工藝的發展,運算放大器逐步集成化,大大降低了成本,其應用遠遠超出了模擬計算機的界限,在信號運算、信號處理、信號測量及波形產生等方麵獲得廣泛應用。
集成運算放大器的電路如圖1所示,可分為輸入級、中間級、輸出級和偏置電路四個基本組成部分。
![]() |
圖1 |
2. 運算放大器的電路符號
應用運算放大器時感興趣的是它的外部特性及管腳的用途,圖2為F007(5G24)運算放大器的符號圖,圖中的‘三角形'符號表示放大器,其主要管腳的用途是:2號為反相輸入端;3 號為同相輸入端;4和7號為電源端;6號為輸出端;1和5號端子為外接調零電位器。
![]() |
![]() |
圖 2 |
圖 3 |
a端:反向輸入端。由此端輸入電壓u-,則輸出信號和輸入信號是反向的。
b端:同向輸入端。由此端輸入電壓u+,則輸出信號和輸入信號是同向的。
o端:輸出端 , 輸出電壓uo
圖中A 表示開環電壓放大倍數,可達十幾萬倍。
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把圖中a端和b端的“-”號和“+”號誤認為電壓參考方向的正負極性,如圖所示,電壓參考方要另外標出,均為對地的電壓,當在接地端未畫出時尤須注意。
3. 運算放大器的靜特性
在運算放大器的輸入端a 加電壓u-, 輸入端b 加電壓u+,如圖3所示,可得輸出uo和輸入電壓的關係:

uo和ud之間的傳輸特性曲線如圖4所示,也稱為運算放大器的外特性。其傳輸特性可分三個區域:
①線性工作區: 此時 ![]() ![]() ②正向飽和區: 此時 ![]() ![]() ③反向飽和區: 此時 ![]() ![]() 式中e是一個數值很小的電壓,例如Usat=13V, A =105 時,則e =0.13mV 。 | |
4.運算放大器的電路模型
圖5給出了運算放大器的電路模型,其輸入電阻Ri遠大於輸出電阻Ro ,輸出電壓u 0近似為受控電壓源的電壓,即:
![]() u+=0, 則 ![]() ![]() ![]() |
![]() |
圖 5 運算放大器的電路模型 |
5.理想運算放大器
在線性放大區分析運算放大器時,一般可將它看成是一個理想運算放大器,把運放電路作如下的理想化處理:
1) 放大倍數 A→∞
若輸出電壓uo為有限值,則當放大倍數A→∞ 時,必須滿足ud=0 ,即輸入電壓u+=u-,兩個輸入端之間相當於短路(虛短路);
2) 輸入電阻Ri→∞
若輸入電阻Ri→∞ ,則認為輸入端電流i+=0,i-=0 。即從輸入端看進去,元件相當於開路 (虛斷路)。
3) 輸出電阻R0→0
由於實際運算放大器的上述指標接近理想化的條件,因此在分析使用理想運算放大器代替實際運算放大器所引起的誤差並不嚴重,在工程上是允許的,但這樣卻使分析過程大為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