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luck网站

18luck网站電子設計 | 18luck网站Rss 2.0 會員中心 會員注冊
搜索: 您現在的位置: 18luck网站 >> 基礎入門 >> 電路原理 >> 正文

功率因數,理解交流供電的特殊性,PPFC原理及實現思路

作者:佚名    文章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9-08-11

概述

●理解交流供電的特殊性

●理解PF和THD

●PPFC原理及實現思路

●APFC原理及實現思路

理解交流供電的特殊性

理解供電廠與(yu) 用電設備模型

●供電廠提供的為(wei) 交流電,也就是說,供電廠提供的能量是呈現出正弦形式的波動的,而不是一直持續不變的功率。

●電廠到用電設備之間的傳(chuan) 輸線是有電阻的,這些電阻會(hui) 消耗能量。

●用電設備有電阻性的,也有電容和電感性的。

各種負載類型的設備的等效電路

各種負載的情況

●下圖示出了4種類型負載的消耗能量的情況

詳細分析各種負載的情況(電阻V.S. 感容)

●由前麵的圖可以看到,消耗的功率=U*I,電阻消耗的總是正功,而電容和電感卻不是,一會(hui) 正功,一會(hui) 負功,也就是說,電感和電容一會(hui) 從(cong) 供電廠吸取能量,一會(hui) 向供電廠提供能量。

★這個(ge) 現象的原因是,電感和電容屬於(yu) 儲(chu) 能設備,本身不消耗能量。

●在這個(ge) 儲(chu) 能放能的過程中,能量都被消耗在了供電線上了,用電設備由於(yu) 沒有消耗能量,供電廠不能收取電費,但供電廠依然需要架設對應的供電設備,並且不停的提供能量。

詳細分析各種負載的情況(二極管的情況)

●二極管形成的整流電路,加上電容,用來產(chan) 生直流輸出,這是一種很常見的結構,隻有在AC電壓比電容電壓高時,二極管才能導通,此時才有電流,為(wei) 了提供整個(ge) 周期的功率,在此範圍內(nei) 必須有很大的電流,也就是說,AC源必須在短短的時間內(nei) 提供夠用很長一端時間的能量給設備。

★由於(yu) 供電廠隻能產(chan) 生正弦形式的功率輸出,為(wei) 了達到這個(ge) 目的,供電廠必須建設遠超出正常消耗的供電設備,以維持用電設備的用電。

理解PF和THD

●為(wei) 了描述這種電容電感導致的,電流和電壓不同步的情況,引入功率因數的定義(yi) 。

●用電流和電壓的相位角之差的餘(yu) 弦值作為(wei) 功率因數。

★PF大還是小比較好?

總諧波失真(THD)

●非正弦的周期波形能夠拆分成傅裏葉級數,這樣就得到了該周期波形的基波和各次諧波。

●用總諧波失真來表示各次諧波的大小,在供電領域,諧波的大小特指流的大小。

★THD大還是小比較好。

諧波失真的危害

●供電廠產(chan) 生的電流波形是基波的正弦,而其他高次諧波的波形是供電廠無法產(chan) 生的,因此供電廠必須使出額外的力氣來產(chan) 生所有的高次諧波,因此THD實際上描述了供電廠必須具備的額外供電能力,或者說做的無效功。

●諧波失真的其他危害還表現在產(chan) 生了一些高頻的信號,這些信號會(hui) 幹擾其他設備,這個(ge) 幹擾可以通過線路傳(chuan) 導,也可以通過輻射傳(chuan) 播,線路傳(chuan) 導稱為(wei) RFI,輻射傳(chuan) 播稱為(wei) EMI。

總諧波失真的具體(ti) 計算

●諧波失真描述的是一堆正弦信號,或者說交流信號,交流信號講究的是有效值,因此必須使用方和根來計算,其公式如下:

★第一步,求出每一個(ge) 高次諧波和基波的比值;

★第二步,比值求和,理論上H可以取到無窮大,但實際應用中,H不會(hui) 取很大,一般幾十就足夠精確了;

★第三步,開方。

諧波失真的圖形表示

●總諧波失真代表了供電能力的浪費,而高次諧波的幅度則代表了電磁幹擾的強度,因此通常還會(hui) 使用圖標來表示諧波失真,這樣可以比較形象的看出諧波失真的電磁幹擾危害程度。

偶次諧波和奇次諧波

●仔細觀察可以發現,電流諧波失真圖上,偶次諧波的分量幾乎為(wei) 0。

●這個(ge) 不是偶然,在電力領域,談到諧波失真,都不需要考慮偶次諧波,隻考慮奇次諧波,因為(wei) 偶次諧波分量可以忽略。

●偶次諧波分量為(wei) 0的原因在於(yu) 電流波形總是呈現正負對稱的形式,這種對稱波形稱為(wei) 奇諧波形,其偶次分量為(wei) 0,其分析如下:

考慮THD後的PF

●真實應用中,設備往往同時包含電容/電感和有源器件,因此電流波形既表現出和電壓正弦的相位差,又表現出非正弦特性,如下圖,此時,功率因素的定義(yi) 為(wei) :

小結

●現在可以看到,對用電設備的友好性可以用PF來衡量,很多時候PF和THD是存在關(guan) 係的,THD越大,PF越低,但THD小不意味著PF高,還要考慮電流相位的影響。

●THD既要小,同時還要在高頻處的諧波分量盡量的小,以減少幹擾。

PPFC原理及實現思路

●PF低的原因有2個(ge) ,電容或電感引起的電流相位偏移,有源器件引起的波形失真。

●提高PF的電路稱為(wei) PFC電路,PFC的思路也是分為(wei) 2個(ge) :

★增加補償(chang) 電路,比如負載為(wei) 電容,就在供電線路上加入電感,這種方法稱為(wei) 無源PFC,常用於(yu) 隻有相位偏移的場合;

★對於(yu) 開關(guan) 電源來說,主要的問題是波形失真,因此不能采用無源PFC,隻能采用其他方法,這些方法統稱為(wei) 有源PFC。

--有源PFC也分2種,一種是PPFC(被動式PFC),另一種是APFC(主動式PFC)。

--有時候,將無源PFC也歸為(wei) 被動式,這樣PFC分P和A兩(liang) 類,P又包括無源和有源兩(liang) 種。

PPFC電路

●使用一種稱為(wei) 逐流電路的結構可以提高開關(guan) 電源的PF值。

★注意逐流電路的連接,當VDC比2個(ge) 電容電壓加起來還高時,逐流電路充電,當VDC比2個(ge) 電容電壓並聯的電壓低時,逐流電路放電,當VDC介於(yu) 兩(liang) 者之間時,逐流電路既不放電也不充電。

★兩(liang) 個(ge) 電容完全相同,因此電容的電壓總是會(hui) 自動保持相等。

逐流電路提高PF值的方法

●假如沒有逐流電路,當VACVDC時,二極管才導通,加上逐流電路後,當VAC小於(yu) 兩(liang) 個(ge) 電容電壓之和時,二極管依然導通,直到VAC小於(yu) 電容電壓,這無形中延長了二極管導通的時間。

★假設VAC為(wei) 220V,VDC穩定在200V,那麽(me) 無逐流電路時,隻有VAC>200V,二極管才導通,有逐流電路時,VAC>100V,二極管就導通。

逐流電路的疊加

●從(cong) 前麵的分析可以看到,逐流電路是通過二極管環向,使得電容是串聯充電,並聯放電,串聯時數量為(wei) 2,因此充放電區間的電壓落差為(wei) 2倍。

●如果希望提高逐流電路的PFC效果,可以將電壓落差加大,增加到3,甚至4。

APFC原理及實現思路

APFC的原理

●開關(guan) 電源的波形失真的罪魁禍首是整流橋後麵的電容,使用逐流電路後可以緩解這個(ge) 問題,但不能根除,而主動式PFC能夠根除這個(ge) 問題。

●主動式PFC的方法是直接將整流橋後麵的電容直接去掉,讓輸入電流持續。

★光讓電流持續還不夠,還必須讓整流橋後麵的部分看起來像一個(ge) 電阻,使得電流是隨著輸入電壓的變化而變化的。

★因為(wei) 開關(guan) 電源在整流橋後麵是一個(ge) 電感負載,電感的電流電壓關(guan) 係為(wei) :

★所以開關(guan) 電源需要控製t,來使得ʃvdt和V成正比。

APFC的形式

●開關(guan) 電源是通過開關(guan) 切換來間歇式的將能量傳(chuan) 遞過去,因此不可能使瞬時電流呈現出一個(ge) 連續平滑的正弦波形,隻能使平均電流波形呈現出正弦波形。

★一共有3種形式的電流波形,對應3種模式CCM,BCM(CRM),DCM。

電流平滑

●開關(guan) 電源隻能製造鋸齒形的電流,而PFC要求較平滑的電流,否則電流THD會(hui) 很大,因此,需要在輸入端加一個(ge) 電流低通濾波電路。

★電流濾波使用電感和電容,電感對電流進行平滑,而電容儲(chu) 存能量,應付PFC過程中的電流突變。

3種模式的對比

●這三種模式,其本質上的區分是流過電感的電流。

★CCM,電感電流是連續的;

★BCM,電感電流不連續,但不會(hui) 持續為(wei) 0;

★DCM,電感電流有持續為(wei) 0的時候。

●從(cong) 電源功率來說:CCM > BCM > DCM。

★理論上來說,高功率的也可以用於(yu) 低功率,但CCM的控製環路存在巨大缺陷,無法做到高切換頻率,因此在小功率段通常是不使用CCM的。

BCM的實現方法

●要讓BCM的平均電流為(wei) 正弦,需要兩(liang) 個(ge) 條件:

★流過電感的電流的峰值包絡為(wei) 正弦;

★輸入平均電流和電感峰值成比例。

●對於(yu) 第二個(ge) 條件,除了boost外,其他拓撲都做不到,如下圖所示:

★Boost拓撲在整個(ge) 周期內(nei) 都有輸入電流,平均電流正好是包絡電流的1/2,而對於(yu) 其他拓撲,隻有在TON時間內(nei) ,輸入電流才有,Toff時間內(nei) 輸入電流為(wei) 0,這樣就導致平均電流和峰值電流並不是一個(ge) 固定的比例關(guan) 係。

Boost實現BCM的方法

●電路需要得到2個(ge) 時間點,當前周期的TON結束和當前周期的TOFF結束的時刻。

★當前周期的TON結束由電流峰值比較器來檢測,而TOFF的結束由過零比較器來檢測。

導通時間的問題

●仔細觀察BCM,可以看到導通時間貌似是恒定的,這個(ge) 不是故意畫得一樣,而是有原因的

●電感上的電流可以用如下公式來表示:

●這個(ge) 公式可以看到,電感上的電流直線上升,上升斜率取決(jue) 於(yu) 輸入電壓,而上升的終點同樣取決(jue) 於(yu) 輸入電壓,這樣就導致導通時間最終和輸入電壓無關(guan) 了。

PFC方法的改進-固定導通時間

●又前麵的分析可知,Boost實現PFC後,導通時間變成恒定了,那麽(me) 反過來,一上來就將導通時間設成恒定,是不是也能實現PFC,答案是肯定的。

★改進後,就成了主動固定導通時間,因而省掉了峰值電流比較電路。

★固定導通時間是目前非常主流的PFC技術,適合用數字控製,計數器產(chan) 生固定寬度的正脈衝(chong) ,每次過零比較器檢測到退磁點,便產(chan) 生一個(ge) 正脈衝(chong) 。

PFC電源調整輸出電壓的方法

●很多電源都有穩壓的需求,所謂穩壓實際上就是調整電源傳(chuan) 遞的能量,對於(yu) 固定導通時間來說,調整峰值電流的包絡線就可以調整平均電流,也就調整了輸入功率,進而調整了輸出電壓。

★因為(wei) 輸入電壓為(wei) AC,總是不變的,因此電感上電流斜率是不變的,縮放包絡線後,相當於(yu) 改變了峰值電流比較器的閾值,電感上的電流三角波會(hui) 變化,包絡線越矮,平均電流越小,輸出功率越低,TON時間越短,開關(guan) 的切換頻率越高。

輸出穩壓的方法

●由前麵的分析可知,要調整輸出電壓,隻需要調整TON即可,因此將輸出電壓反饋回來,調整TON即可。

BCM的問題和解決(jue)

●BCM的特點是輸出功率越低,切換頻率越高,如果電源本身需要在較大的輸出功率內(nei) 切換,比如調光,需要在1%-100%之內(nei) 切換,開關(guan) 管的切換頻率也需要接近100倍的變化範圍。

★這麽(me) 大的變化範圍是無法實現的,無論是MOS還是電感,都不可能在這麽(me) 大的切換頻率內(nei) 始終保持最優(you) 工作狀態。

●解決(jue) 方法是在每個(ge) 周期插入死區等待時間,使BCM變成DCM模式。

加入死區等待的DCM

●如果需要降低輸入電流,可以不調整TON ,但是在每個(ge) 切換周期後麵增加等待時間,輸入電流降低越多,等待時間越長,在TON不變的情況下,輸入電流越低,頻率越低。

★如果調整範圍不大的話,加入死區等待就足夠了,如果調整範圍大的話,可以結合死區等待和包絡線調整,或者以一個(ge) 為(wei) 主,另一個(ge) 為(wei) 輔,比如以包絡線為(wei) 主,死區等待為(wei) 輔,或者使用兩(liang) 個(ge) 技術實現更精細的調整。

--數字控製的方式,TON的最小調整粒度為(wei) 1個(ge) TCLK ,而引入死區等待(補償(chang) )後,最下調整粒度可以高於(yu) 一個(ge) TCLK。

結合死區等待後的穩壓算法

●同時使用調節TON和TDEAD後,控製算法會(hui) 變得複雜,一種算法思路如下:

★以TON為(wei) 主來調節輸出功率,通過TON調節包絡線的高度,TDEAD存在完全是為(wei) 了調節頻率,這樣就得到了2種方法:

--先調TON , TON調不動了後再調TDEAD ,或者先調TDEAD,再調TON;

--先調TON , TON調不動了後再調TDEAD ,或者先調TDEAD,再調TON;

對比幾種算法

●從(cong) 開發難度來說,一次調一個(ge) 參數肯定比一次調多個(ge) 參數要簡單,但一次調多個(ge) 參數可以實現更豐(feng) 富的算法,比如對參數進加權,就可以實現不同的曲線效果,甚至可以做到自始至終切換頻率不變。

★注意到兩(liang) 個(ge) 參數的曲線總是不同趨勢的, TON增加,切換頻率降低,而TDEAD減少,切換頻率升高,因此理論上可以做到切換頻率不變。

死區時間的多周期均衡關(guan) 係

●在BCM情況下,平均電流天然就是正弦,而引入死區等待後,變成DCM,平均電流不再能天然正弦,這個(ge) 時候需要使用數字算法來均衡每個(ge) 周期的TDEAD,使平均電流依然既能保持正弦形狀。

★所謂均衡,就是指插入到各個(ge) 周期內(nei) 的TDEAD保持一定的關(guan) 係。

●均衡算法的開發思路如下:

擴展到其他拓撲

●前麵分析過,Boost相比其他拓撲的優(you) 勢在於(yu) TON和TON都有輸入電流,但引入死區時間後,TDEAD還是沒有電流,此時Boost相比其他拓撲的優(you) 勢實際上沒有了,因此可以使用任何拓撲來實現PFC。

●假設依然使用固定導通時間,其他拓撲的TDEAD均衡算法開發思路如下:

PFC和恒流的衝(chong) 突

●前麵都是通過調節輸出電壓來調整輸出功率,但很多應用中是通過調節輸出電流來調整輸出功率的,這就給PFC帶來了很大的一個(ge) 難題。

★穩壓和穩流最大的不同,在於(yu) 穩壓隻需要保證很長一段時間內(nei) 平均輸出電壓恒定即可,而目前的穩流技術則需要使得每個(ge) 切換周期的電流都保持恒定。

--為(wei) 什麽(me) 電壓可以看一段時間平均電壓,因為(wei) 負載端都帶有大電容,這個(ge) 電容上的電壓就是一段時間內(nei) 的平均電壓,將這個(ge) 電壓采樣反饋到輸入,就可以調節平均電壓。

--而電流則不行,目前沒有方法能讓每個(ge) 周期電流都變化,而平均電流在一段時間內(nei) 保持恒定,因為(wei) 沒有辦法來采樣一段時間內(nei) 的平均電流。

●PFC要求電流為(wei) 正弦狀,也就是每個(ge) 周期都不一樣,而恒流要求電流每個(ge) 周期都一樣,這樣就形成了一對不可調和的矛盾。

解決(jue) PFC和恒流的衝(chong) 突

●目前沒有看到有很好的方法能夠簡單的同時提高PF和恒流精度,已知的幾種方法如下:

★采樣2級方案,第一級為(wei) Boost,實現高PF,第二級實現恒流,這樣就避開了兩(liang) 者的衝(chong) 突,但缺點是成本高;

★采用切分周期的方法,將一個(ge) AC周期分成多個(ge) 時間段,一些時間做PFC,另一些時間做恒流,如下圖所示,這樣可以單級實現,但效果相比2級就要差一些了。

●對於(yu) 大功率,成本不敏感的場合來說,使用2級方案是很合適的,但對於(yu) 成本敏感的場合,就需要下很大的功夫來進行優(you) 化了。

Tags:交流供電,功率因數  
責任編輯:admin
  • 上一個文章:
  • 下一個文章: 沒有了
  • 請文明參與討論,禁止漫罵攻擊,不要惡意評論、違禁詞語。 昵稱: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還可以輸入 200 個字
    [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關於我們 - 聯係我們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網站地圖 - 版權聲明 - 在線幫助 - 文章列表
    返回頂部
    刷新頁麵
    下到頁底
    晶體管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