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阻抗
阻抗是電路中電阻、電感、電容對交流電阻礙作用的統稱,用符號Z表示,單位為(wei) 歐姆(Ω)。阻抗將電阻的概念加以延伸至交流電路領域,不僅(jin) 描述電壓與(yu) 電流的相對振幅,也描述其相對相位。當通過電路的電流是直流電時,電阻與(yu) 阻抗相等,電阻可以視為(wei) 相位為(wei) 零的阻抗。阻抗是一個(ge) 複數,Z=R+jX。實部為(wei) 電阻R,虛部為(wei) 電抗X。
1、電阻
導體(ti) 阻礙電流通過的能力叫電阻,用符號為(wei) R表示,單位為(wei) 歐姆(Ω)。電阻的大小和溫度及導體(ti) 的材質有關(guan) ,同一導體(ti) 的電阻與(yu) 導體(ti) 的長度成正比,與(yu) 導體(ti) 的橫截麵積成反比。電阻表示是純電阻對電流的阻力,交流電在電阻上的電壓與(yu) 電流的相位總是相同的。
2、電抗
在交流電路如RLC串聯電路中,電感和電容對交流電所起的阻礙作用總稱為(wei) 電抗,用符號X表示,單位為(wei) 歐姆(Ω)。電抗隨著交流電路頻率的變化而變化,並且會(hui) 引起電路中電流與(yu) 電壓相位的變化。電抗X由電感產(chan) 生的感抗XL和電容產(chan) 生的容抗XC組成,X=XL-XC。交流電在電抗上電壓與(yu) 電流的相位不同。在電感上,電壓超前電流90°;在電容上,電壓滯後電流90°。
1)感抗
電感對交流電所起的阻礙作用稱為(wei) 感抗,用符號XL表示,單位為(wei) 歐姆(Ω)。感抗和電感成正比,和頻率也成正比,XL=ωL=2πfL。電流變化越大,即電路的頻率越大,感抗就越大;當頻率變為(wei) 0,即成為(wei) 直流電時,感抗也變為(wei) 0。
2)容抗
電容對交流電所起的阻礙作用稱為(wei) 容抗,用符號XC表示,單位為(wei) 歐姆(Ω)。容抗和電容成反比,和頻率也成反比,XC=1/ωC=1/2πfC。容抗的概念反映了交流電可以通過電容器這一特性,交流電頻率越高,容抗越小,即電容的阻礙作用越小;當頻率等於(yu) 0,容抗為(wei) 無限大,即直流電不能通過電容器。
二、導納
導納是電壓改變時係統釋放的能量大小,用來描述交流電通過電路或係統時的困難程度,用符號Y表示,單位是西門子,簡稱西(S)。導納與(yu) 阻抗互為(wei) 倒數。導納用複數的形式可表示為(wei) Y=G±jB。式中Y為(wei) 導納;實部G為(wei) 電導;虛部B為(wei) 電納。
1、電導
導體(ti) 傳(chuan) 導電流的能力叫電導。用符號G表示,單位為(wei) 西門子(S)。電導和電阻互為(wei) 倒數。電導概念既可以用於(yu) 交流電,也可以用於(yu) 直流電。
2、電納
電納用來描述電子組件、電子電路的就緒狀態,或者指當電壓改變時係統釋放的能量大小,用符號B表示,單位為(wei) 西門子(S)。電納和電抗互為(wei) 倒數。電納隻用於(yu) 描述交流電,當交流電通過一個(ge) 包含電納的導體(ti) 時,可以釋放或者產(chan) 生能量,能量形式為(wei) 磁場時,電納為(wei) 電感性,表示為(wei) -jB;能量形式為(wei) 電場時,電納為(wei) 電容性,表示為(wei) +jB。B=BC-BL
1)感納
感納表示電感對交流電流的導通能力,用BL表示,單位是西門子(S)。在電子學中,將感抗倒數的負數稱為(wei) 感納,BL=1/ωL=1/2πfL。
2)容納
容納表示電容對交流電流的導通能力,用BC表示,單位是西門子(S)。在電子學中,將容抗倒數的負數稱為(wei) 容納,BC=ωC=2πf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