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luck网站

18luck网站電子設計 | 18luck网站Rss 2.0 會員中心 會員注冊
搜索: 您現在的位置: 18luck网站 >> 基礎入門 >> 功率放大電路 >> 正文

三極管放大電路,三極管驅動繼電器原理圖解

作者:佚名    文章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8-09-13
繼電器線圈需要流過較大的電流(約50mA)才能使繼電器吸合,一般的集成電路不能提供這樣大的電流,因此必須進行擴流,即驅動。三極管放大電路驅動繼電器
圖1 所示為用NPN型三極管驅動繼電器的電路圖,圖中陰影部分為繼電器電路,繼電器線圈作為集電極負載而接到集電極和正電源之間。當輸入為0V時,三極管截止,繼電器線圈無電流流過,則繼電器釋放(OFF);相反,當輸入為+VCC時,三極管飽和,繼電器線圈有相當的電流流過,則繼電器吸合(ON)。


圖1 用NPN三極管驅動繼電器電路圖
續流二極管的作用: 當輸入電壓由變+VCC為(wei) 0V時,三極管由飽和變為(wei) 截止,這樣繼電器電感線圈中的電流突然失去了流通通路,若無續流二極管D將在線圈兩(liang) 端產(chan) 生較大的反向電動勢,極性為(wei) 下正上負,電壓值可達一百多伏,這個(ge) 電壓加上電源電壓作用在三極管的集電極上足以損壞三極管。故續流二極管D的作用是將這個(ge) 反向電動勢通過圖中箭頭所指方向放電,使三極管集電極對地的電壓最高不超過+VCC +0.7V。
圖1中電阻R1和R2的取值必須使當輸入為(wei) +VCC時的三極管可靠地飽和,即有βIb>Ies
在圖1.21中假設Vcc = 5V,Ies=50mA,β=100,則有Ib>0.5mA
而Ib=(Vcc-Vbe)/R1-Vbe/R2
若取R2=4.7K,則R1<6.63K,為(wei) 了使三極管有一定的飽和深度和兼顧三極管電流放大倍數的離散性,一般取R1=3.6K左右即可。
若取R1=3.6K,當集成電路控製端為(wei) +VCC時,應能至少提供1.2mA的驅動電流(流過R1的電流)給本驅動電路,而許多集成電路(例如標準8051單片機)輸出的高電平不能達到這個(ge) 要求,但它的低電平驅動能力則比較強(例如標準8051單片機I/O口輸出低電平能提供20mA的驅動電流(這裏說的是漏電流)),則應該用如圖1.22所示的電路來驅動繼電器。


圖2 用PNP三極管驅動繼電器電路圖
R2起到上拉作用
與(yu) 圖2 比較NPN三極管變為(wei) PNP三極管,電流方向、電壓極性和繼電器邏輯都應有所變化。當輸入為(wei) 0V時,三極管飽和,從(cong) 而使繼電器線圈有相當的電流流過,繼電器吸合;相反,當輸入為(wei) +VCC時,三極管截止,繼電器釋放。

Tags:三極管驅動,三極管放大  
責任編輯:admin
  • 上一個文章:
  • 下一個文章: 沒有了
  • 請文明參與討論,禁止漫罵攻擊,不要惡意評論、違禁詞語。 昵稱: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還可以輸入 200 個字
    [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推薦文章
    • 此欄目下沒有推薦文章
    最新推薦
    熱門文章
    • 此欄目下沒有熱點文章
    關於我們 - 聯係我們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網站地圖 - 版權聲明 - 在線幫助 - 文章列表
    返回頂部
    刷新頁麵
    下到頁底
    晶體管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