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汽車永磁交流發電機有故障,現象為(wei) 汽車在夜間行駛過程中,前大燈突然亮度增加,隨後熄滅。判斷可能是發電機電壓調節器損壞,導致電壓升高所致。此發電機沒有勵磁線圈,不能用常規的電壓調節器代換。
此機為(wei) JFYJ2102型(28V/36A)交流永磁發電機,功率較大,使用效果較好。該機的觸發調壓電路板已丟(diu) 失,經實際測繪發電機接線圖如圖1所示。該電路為(wei) 三相橋式半控可控矽調壓整流線路,G為(wei) 三個(ge) 單向可控矽的觸發極,且同時被觸發,D7、D8、D9分別為(wei) 三個(ge) 可控矽KGZ1、KGZ2、KGZ3的觸發極的隔離二極管,C1、C2、C3是為(wei) 防止三個(ge) 可控矽被幹擾脈衝(chong) 誤觸發,同時保護三個(ge) 可控矽的觸發極,不致被過高的觸發高壓脈衝(chong) 所擊穿,起保護作用;D4、D5、D6為(wei) 隔離二極管,防止三個(ge) 可控矽的陰極直接相連,而造成發電機的三相繞組被短路,以便給三個(ge) 可控矽的陰極和觸發極施加觸發脈衝(chong) 。
此電路由單結晶體(ti) 管BT組成的同步張弛振蕩器及三極管BG組成的檢測控製電路組成。當B+端接上電源時,通過限流電阻R6及穩壓管ZD2給振蕩器供電,電源經電阻R2對電容C1充電,當G1兩(liang) 端的電壓升到單結晶體(ti) 管BT的峰值電壓時,BT的e、b1極導通,電容C1經BT的e、b1極向隔離變壓器的初級L1放電。當C1的電壓下降到BT的穀點時,BT的e、b1極恢複阻斷。然後電容C1便開始第二次充/放電,如此循環。電路起振後,通過隔離變壓器B的L2輸出脈衝(chong) ,經G、A端加到可控矽的觸發極而使可控矽導通。由於(yu) 電源取自三相整流的脈動電源,因而輸出的脈衝(chong) 同步於(yu) 脈動電源,可以使可控矽被同步觸發。當B+端的電壓達到或超過28V時ZD1擊穿導通,BG基極電位升高,BG導通,集電極電位降低,二極管D2導通,使C1兩(liang) 端短路,振蕩器停振,可控矽得不到觸發信號,在過零時被阻斷。當電壓低於(yu) 28V時,ZD1不被擊穿,BG基極為(wei) 低電位,BG截止,其集電極為(wei) 高電位,D2截止,振蕩器工作,可控矽被觸發而導通,整流器輸出電流向外供電。就這樣周而複始,始終使發電機的整流輸出電壓不超過28V。如果觸發電流偏小,可以適當減小圖1中R的阻值。電路中電阻全部選用1/2W的金屬膜電阻,B選用∮25mm的磁罐或截麵積為(wei) 0.5~0.8c㎡的收音機變壓器鐵心,用∮0.23~∮0.25mm的漆包線,L1繞100T,L2繞200T。
接通電源燈泡LD發光,隨著可調穩壓電源輸出電壓的升高,當輸出為(wei) 28V時,燈泡LD突然熄滅;當把電壓調到低於(yu) 28V時,燈泡LD又重新點亮即可,否則應改變ZD1、R4的數值。然後將觸發調壓電路板接上發電機相應的連線,裝到車上試運行,若工作穩定,即可將電路板用矽橡膠封好以防水防塵。
此觸發調壓器經實際使用效果良好,可用此法維修類似型號的發電機;如果是14V的發電機,可以改變R、ZD1的值,使ZD1剛好為(wei) 14V時導通為(wei) 止;同時R6改為(wei) 100Ω,ZD2改為(wei) 10V的穩壓管。
如圖所示汽車可控矽電壓調節器的維修電路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