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第一架可以晝夜飛行的太陽能飛機“陽光動力”,近日成功完成首次試飛。計劃2012年由中國開始它的環球之旅。今年世博會期間,它的模型還將在中國館、瑞士館、比利時—歐盟館3個場館同時亮相。“陽光動力”首席執行官安德烈·博爾施博格表示,由於長達14個小時是需要使用電池飛行的,因此儲能是最大技術難題。
重量僅相當於家用汽車
這架'>太陽能飛機耗資1億美元,合作夥伴來自7個國家,凝聚了最新科技成果。機身由超輕碳纖維複合材料製成,翼展長達63.4米,堪比一架波音747-400。然而,擁有如此大翅膀的飛機,即使包括飛行員在內,其重量僅相當於一輛普通家用汽車,隻需兩個成年人便可將其骨架抬起。
每平方米的板經過損耗後提供的能量隻有30W,僅能提供一個電燈泡的電力。“陽光動力”飛機有200平方米板,也就相當於一顆掛著200個電燈泡的聖誕樹,和一輛電動摩托車電力相當。這些電力不僅要維持飛機起飛,還要保證在夜晚的飛行,技術難度極高。
真正實現晝夜飛行
白天,“陽光動力”可以上升到9000米的高空,以平均每小時70公裏的速度飛行,再將多餘的電力儲存到高性能蓄'>電池中。到了晚上,重達400公斤的聚合鋰把白天的轉換成電能,可供飛機夜間持續飛行8小時。由於碳纖維複合材料具備耐熱性高的優點,飛行員可將白天飛行高度保持在8500到9000米之間,從而達到最佳的空氣動力學效率和利用率。到了晚上,飛行高度逐漸降至1500米左右,也可以減少耗電量,日出之後,飛機才重新回到高空進行“充電”。
“陽光動力”寬闊的機翼上裝有11628塊板,能為4台發動機提供充足的動力,每台發動機的最大功率為10馬力。
14個小時使用
為了提高安全係數,項目小組為飛行員提供了一係列高科技裝備。例如專用的智能馬甲不僅具備防寒功能,而且與導航設備相連。一旦飛機與預定航向偏離5度以上,馬甲便會發出強力脈衝以喚醒沉睡中的飛行員。此外,組表麵的保溫層可以阻止熱量散失,從而確保蓄電裝置在8500米高空、零下40攝氏度的惡劣環境中維持正常運行。
“陽光動力”首席執行官安德烈·博爾施博格透露,當前飛機使用的光伏麵板,轉換效率大約為20%,飛機必須飛到9000米的高空才能吸取足夠的光熱。如果進行環球飛行,正處於北半球夏天,日照時間更長,但由於太陽升降期間與地平線形成的角度偏低,光伏麵板其實無法在整個白天都吸取到光熱。“有長達14個小時是需要使用儲能飛行的,若有問題或儲能不足,飛機不排除墜毀的可能。”因此,即使在2012年實現環球飛行,要真正令飛機商用化,還是前路漫漫。要麽得到新的發展,使得動力得到增加;要麽改造所有機場保證其起降。這或許才是飛機作為應用的終極挑戰。
環球飛行將從中國始發
根據目前的計劃,2012年“陽光動力”將從中國開始其環球之旅,隨後是日本、美國和歐洲。具體的飛行路線和時間並未最終確定。飛機的飛行受天氣影響很大。“飛機必須向著太陽飛翔,避免大風、大霧甚至下雨的天氣。”安德烈·博爾施博格表示,“陽光動力”背後的專家團隊中還有資深的氣象專家,專為飛行預測天氣情況。
與目前大多數飛機都是無人機不同,“陽光動力”能夠容納1名飛行員。盡管隻有1個人,但這比無人機要難得多,是一個重大的突破。2012年進行環球旅行時,新飛機有望安排兩個座位。
至於飛機何時能像商用客機一樣搭乘許多旅客,現在還未可知。專家表示,“新能源究竟何時能夠替代航空燃料,目前還沒有確定的時間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