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於增益:
無線電波是一種能量,根據能量守恒定律,高增益天線並不是把電波的總能量增強了,而是把電波集中到較窄的某一空間,在該空間的電波密度得到加強。低增益天線把電波散射到較廣的空間。
最合適的比喻就是手電筒,天線相當與(yu) 手電筒的反射鏡,調整手電筒反射鏡,可能讓光線聚焦在一個(ge) 較小的點上,你會(hui) 發現被照射的這個(ge) 點很亮,但周邊比較暗,適合看較遠物品,視野窄;把手電筒調到散光狀態,周邊光線強度都比較平均,適合看近距離物品,視野廣。
光波能量守恒,在同一條件下,手電筒的反射鏡並沒有改變燈泡的自身的發光亮度。
電波的也一樣,天線並沒有改變發射機的功率,更加沒有放大發射機的功率。
二、關於發射(仰)角
1、短波
天線的發射角主要包括水平發射角和垂直發射角,在這一小節,我們(men) 隻討論水平發射角(也就是我們(men) 短波通信中常叫的“發射仰角”)。
短波通聯,要玩的痛快,就必須掌握發射仰角與(yu) 波瓣一些常識,樓主已經分析的很透徹,在這裏用通俗的方式描述一下,天線發射仰角越小,通過電離層一次發射跳躍的距離越遠,適合遠距離通信,一般情況下,發射仰角小於(yu) 30度的天線適合遠距離DX通信,如高架設的多單元短波八木天線,但近距離通信會(hui) 出現盲區,這類天線不適合國內(nei) (省內(nei) )通聯。
我們(men) 會(hui) 發現,國內(nei) 通聯,高發射仰角的倒V天線,綜合效果往往會(hui) 比高增益的八木天線效果好,斜拉天線仰角更大,通常500公裏以內(nei) 的短波無盲區通信會(hui) 使用。
我的個(ge) 人經驗:發射仰角的30-60度的適合國內(nei) 中短距離通聯,發射仰角的小於(yu) 30度的適合遠距離DX,發射仰角的小於(yu) 20度的,適合獵奇,如南美東(dong) 岸。
天線架設高度與(yu) 發射仰角(增益)有很大關(guan) 係,默認情況,天線的設計增益參考高度都是1/2波長高度,比如,一個(ge) 設計發射仰角為(wei) 25度(增益為(wei) 12dbi)的對數周期短波天線,如果架設高度隻有1/4波長高度,發射仰角可能會(hui) 變成40度,增益也會(hui) 降到大概9dbi;如果架設高度達到1個(ge) 波長高度,發射仰角可能會(hui) 變成小於(yu) 20度,增益也會(hui) 增加到13dbi以上。
條件好的比賽基地,通常會(hui) 使用可升降塔來安裝定向天線,這樣不單是因為(wei) 防風的問題,更主要因數是參賽者可以按照通聯的目的地距離,升降天線高度,來改變天線增益和發射仰角,達到通聯不同地區的目的。
關(guan) 於(yu) 波瓣,樓主說的非常清晰了,通常,短波天線的架設高度和波瓣數量有很大關(guan) 係,架設高度大於(yu) 1/2波長時,波瓣會(hui) 增加,大於(yu) 1個(ge) 波長時,波瓣會(hui) 變的尖銳,多個(ge) 尖銳波瓣對於(yu) DX主叫是一件好事,通常會(hui) 有很好的收獲,灘主很容易就做成了,這種方式我們(men) 通常笑話是“對多個(ge) 特定地區播種”。
多波瓣分為(wei) 水平多波瓣和垂直多波瓣,這裏就不再深入了。
2、超短波(U/V段)
在U/V段,通常采用垂直極化方式,視距傳(chuan) 播,發射角一般有兩(liang) 個(ge) 含義(yi) ,一是水平發射角、一個(ge) 是垂直發射角。
全方向的GP天線垂直發射角是360度,水平發射角因為(wei) 增益不同而不同,增益越大,水平發射角越小,假如是一個(ge) 增益10dbi的玻璃鋼天線,水平發射角大約是25度,U/V段GP天線主要通過改變水平方向上的電波密度,實現改變增益。
對數周期天線具有較強的方向性,垂直發射角跟對數周期天線的單元數目關(guan) 係最大,水平發射角次之,一個(ge) 12單元的U段八木,垂直發射角發射角大約是30度,水平發射角35度,U/V段對數周期天線主要通過改變垂直方向上的電波密度,實現改變增益。
對於(yu) 使用U/V段中繼,了解垂直發射角與(yu) 水平發射角非常有必要。
架設在城市高樓的中繼台,為(wei) 了確保中短距離的中繼效果,一般會(hui) 選擇較低增益的玻璃鋼天線(約6DBI),因為(wei) 低增益GP天線的水平發射角較大,減少了近距離中繼盲區。
一般高山中繼會(hui) 采用高增益玻璃鋼天線(大於(yu) 10DBI),較小的水平發射角,滿足了中遠距離的中繼通信需要。
對於(yu) 使用中繼的電台,天線的選型也一樣,經常在中繼台5公裏範圍內(nei) 上中繼的電台,盡量使用低增益,較大水平發射角的天線,如果使用高增益GP天線,會(hui) 出現中繼覆蓋盲區,效果反而會(hui) 變差。對於(yu) 經常使用30公裏以上遠程中繼的電台,建議使用高增益的天線。
三、關於天線陣
兜了一個(ge) 大圈,才回到本貼主題,簡直是唐僧再世。。。
先來看看天線陣的幾種組陣方法:
1、等幅並行饋電組陣:
用於(yu) 同一指向、同一結構的天線組陣,各單元天線輸出的功率相同、相位相同,同方向的增益加大,這是我們(men) 業(ye) 餘(yu) 無線電常用的組陣方法。
2、中央串行饋電組陣:
用於(yu) 同一結構的天線組陣,各單元天線的功率和相位對應,用於(yu) 分解承受大功率,如電視發射塔天線、雷達天線等。
3、總線饋電組陣:
用於(yu) 多個(ge) 方向天線組陣,各單元天線的功率和相位不同,可以根據控製係統進行分配。
再來看看我們(men) 生活應用最廣的天線陣:
1、電視信號接收天線陣:
我們(men) 要接收不同方向電視發射站的信號,往往需要多個(ge) 不同方向的八木天線接收,通過合路器連接到電視機,往往還包括VHF、UHF不同頻率的天線進行合路,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在深圳了,周遍各方向有數十個(ge) 電視發射站信號,包括深圳、香港、珠三角等地。
在我們(men) 工作室,要接收時下最流行的地麵數字高請電視,我使用三個(ge) 八木天線進行合路,一個(ge) 7單元水平極化八木天線接收深圳台節目(正東(dong) 方向,706MHZ);用了一個(ge) 5單元垂直極化八木天線接收央視高清節目(正東(dong) 方向,786MHZ,真不明白電視台采用垂直極化發射的目的,估計不想太多人看到,影響有線電視的生意);用了一個(ge) 3單元4陣列的水平極化八木陣(同方向中央串行饋電組陣)用於(yu) 接收香港高清信號(東(dong) 南方向,586、602、650MHZ)。三個(ge) 天線合路到一個(ge) 數字接收機,苦難重重,兩(liang) 個(ge) 或三個(ge) 天線可能同時接收到同一發射站信號,出現信號抵消想象,采用了物理隔離辦法(阻擋非接收方向)、濾波隔離(隻允許某一頻率通過),終於(yu) 把能收到的22個(ge) 地麵無線高清節目通過一根饋線全部拿下。
這個(ge) 小試驗,是一個(ge) 大的“總線饋電”天線陣中還包括了一個(ge) “串行饋電”子天線陣,可以看出采用“總線饋電組陣”的難度比較大,影響因數比較複雜。
2、蜂窩移動電話天線陣:
蜂窩移動是貝爾實驗最偉(wei) 大的發明,改變了整個(ge) 世界的生活方式,蜂窩移動電話係統的核心之一就是數字控製天線陣,整個(ge) 蜂窩係統其實就是一個(ge) 龐大的數以萬(wan) 計的蜂窩天線陣,這是一項非常成熟的應用技術,在這裏,我們(men) 隻簡單解剖一下單個(ge) 基站天線陣的情況。
現在的蜂窩移動基站一般由多個(ge) 天線組成,每個(ge) 天線有一定的發射角,有低容量的120度3天線陣基站,也有高容量的60度6天線陣基站,甚至更多的,等等。360度多天線係統,主要功能有二,一是解決(jue) 數據通信用戶容量問題,二是解決(jue) 了天線增益與(yu) 信噪比問題,我們(men) 來看看用戶位置與(yu) 基站天線的選擇,係統是通過計算機軟件控製,根據用戶到基站各天線之間的信號強度,電子合路切換,選擇所需的天線。
蜂窩移動的天線陣技術雖然很成熟,但要在我們(men) 業(ye) 餘(yu) 無線電裏應用,難度還是非常大,假如我們(men) 想做一套4個(ge) 或六個(ge) 方向的360度覆蓋的八木陣,通過計算機,根據來源信號強度來控製所需的收發天線,需要投入資金不是一般個(ge) 人能承受的。
問題1:用兩(liang) 個(ge) 4單元八木組成天線陣,指向一個(ge) 方向。
技術上完全可行,減去功分合路器等中間環節的損耗,會(hui) 增加大約3dbi的增益,同時發射角變小,波瓣變尖。相對來說能通到的更遠的電台,除此之外,也會(hui) 帶來很多的副作用:一是帶寬減小,二是SWR增大,三是阻抗匹配難度增加,四是需要更精準的轉向器。
算了一下這筆帳,還不如做一個(ge) 6單元八木天線來的直接,效果和這個(ge) 陣列相當,但輕鬆多了。
以下這些情況使用這種方式,成本很合算:一是八木天線到達一定的單元極限,電性能和物理性能都不允許增加單元了,二是高波段的八木,如6米波、2米波等,陣列難度和成本都很低;三是高帶寬的對數周期天線,14-30MHZ對數周期天線要增加3dbi增益,需要增加約2.5倍的材料,而且主梁會(hui) 過長,物理性能無法保障,所以做成陣列的成本更低。
問題2:用兩(liang) 個(ge) 4單元八木衝(chong) 著不同的方向,但是使用一個(ge) 轉向機。
這個(ge) 問題有點複雜了,在回答這個(ge) 問題之前,我在上麵舉(ju) 了兩(liang) 個(ge) 例子,電視接收天線陣和蜂窩移動天線陣,要實現不同方向的天線陣合路功分控製,會(hui) 帶來很多的副麵影響,隻有蜂窩移動通過數字控製技術真正解決(jue) 了這個(ge) 問題,我們(men) 業(ye) 餘(yu) 無線電不建議采用這方式,除非你有海量的資金或龐大技術力量,研發出強大的信號分配控製係統。
不過,假如我有兩(liang) 個(ge) 你那樣的八木,嚐試一下也不壞。
問題3:想在比賽中通過調整天線係統來加強20米波段的成績。
這個(ge) 問題變得簡單了,作為(wei) 比賽電台,最有效的辦法是配置一個(ge) 10至40米電動可升降鐵塔,根據通聯目的地需求,調整鐵塔高度,改變天線增益和仰角,鐵塔就是一個(ge) 天線增益調整器,非常湊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