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五 電路實驗 基爾霍夫定律的驗證
一、實驗目的
1.驗證基爾霍夫電流定律(KCL)和電壓定律(KVL)。
2.學會(hui) 測定電路的開路電壓與(yu) 短路電流;加深對電路參考方向的理解。
二、實驗內(nei) 容
計算並驗證基爾霍夫定理。
三、實驗儀(yi) 器與(yu) 設備
四、實驗原理
基爾霍夫定律是電路理論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定律之一,它概括了集總電路中電流和電壓分別應遵循的基本規律。
基爾霍夫電流定律(KCL):在集總電路中,任何時刻,對於(yu) 任一節點,所有支路的電流代數和恒等於(yu) 零,即
基爾霍夫電壓定律(KVL):在集總電路中,任何時刻,沿任一回路,所有支路的電壓代數和恒等於(yu) 零,即
電路中各個(ge) 支路的電流和支路的電壓必然受到兩(liang) 類約束,一類是由元件本身造成的約束,另一類是由元件相互連接關(guan) 係造成的約束,基爾霍夫定律表述的是第二類約束。
在電路理論中,參考方向是一個(ge) 重要的概念,它具有重要的意義(yi) 。在電路中,往往不知道某一個(ge) 元件兩(liang) 端電壓的真實極性或流過電流的真實流向,隻有預先假定一個(ge) 方向,這個(ge) 方向就是參考方向。在測量或計算中,如果得出某個(ge) 元件兩(liang) 端電壓的極性或電流的流向與(yu) 參考方向相同,則把該電壓值或電流值取為(wei) 正值;否則把該電壓或電流取為(wei) 負值,表示電壓的極性或電流的流向與(yu) 參考方向相反。
五、實驗注意事項
1.驗證KCL、KVL時,電流源的電流及電壓源兩(liang) 端電壓都要進行測量,實驗中給定的已知量僅(jin) 作參考。
2.防止電源兩(liang) 端碰線短路。
3.使用電流測試線時,將電流插頭的紅接線端接電流表“+”端,電流插頭的黑接線端接電流表“-”端。
4.使用數字直流電壓表測量電壓時,紅表筆端接入被測電壓參考方向的正(+)端,黑表筆端插入被測電壓參考方向的負(-)端,若顯示正值,則表明電壓參考方向與(yu) 實際方向一致;若顯示負值,表明電壓參考方向與(yu) 實際方向相反。
5.使用指針式電流表進行測量時,要識別電流插頭所接電流表的“+”、“-”極性。倘若不知極性,則電表指針可能反偏(電流為(wei) 負值時),必須調換電流表的極性,重新測量。此時指針正偏,但讀得的電流值必須冠以負號。
六、實驗內(nei) 容與(yu) 步驟
圖4-16 基爾霍夫定理的驗證
1.實驗前先任意設定三條支路的電流參考方向,如圖4-16中的I1、I2、I3所示。
2.分別將兩(liang) 路直流穩壓電源接入電路,令US1=6V,US2=12V。
3.將電流插頭分別插入三條支路的三個(ge) 電流插座中,紅接線端接電流表“+”端,電流插頭的黑接線端接電流表“-”端。選擇合適的電流表擋位,記錄電流值到表4-15。
4.用直流數字電壓表分別測量兩(liang) 路電源輸出電壓及電阻元件上的電壓值,並記錄到表4-15。
5.將測得的各電流、電壓值分別代入計算並驗證基爾霍夫定律,作出必要的誤差分析。
表4-15 基爾霍夫定理實驗數據
七、實驗報告要求
1.根據實驗數據,選定實驗電路中的任一個(ge) 節點,驗證KCL的正確性。
2.根據實驗數據,選定實驗電路中的任一個(ge) 閉合回路,驗證KVL的正確性。
3.回答實驗思考題2。
八、實驗思考題
1.根據圖4-16的電路參數,計算出待測電流I1、I2、I3和各電阻上的電壓值,記入表4-15中,以便測量時,可正確選擇毫安表和電壓表的量程。
2.實驗中,若用指針式萬(wan) 用表直流毫安擋測各支路電流,什麽(me) 情況下可能出現毫安表指針反偏?應如何處理?在記錄數據時應注意什麽(me) ?若用直流數字毫安表進行測量時,又會(hui) 有什麽(me) 顯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