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空調器的製冷過程
根據製冷劑的變化情況,將空調器的製冷過程劃分成四個(ge) 階段。
1、第一階段壓縮
製冷劑在壓縮機中被壓縮,將原本低溫低壓的製冷劑氣體(ti) 壓縮成高溫高壓的過熱蒸氣 , 由壓縮機排氣口排出。高溫高壓的過熱蒸氣從(cong) 電磁四通閥A口進入,從(cong) B口流入到冷凝器中。

2、第二階段冷卻
高溫高壓的過熱蒸氣在冷凝器中進行冷卻,熱交換過程中散發出來的熱量被軸流風扇從(cong) 室外機出風口吹出機體(ti) 外。
經冷凝器冷卻後,髙溫高壓的過熱蒸氣變成低溫高壓的製冷劑液體(ti) ,低溫高壓的製冷劑液體(ti) 再經幹燥過濾器幹燥處理後送入毛細管。毛細管又細又長,起節流降壓的作用,低溫高壓的製冷劑液體(ti) 經毛細管後變為(wei) 低溫低壓的製冷劑液體(ti) , 再經單向閥後由液管送入室內(nei) 機。

3、第三階段氣化
低溫低壓的製冷劑 液體(ti) 經液管送入室內(nei) 機後,進入蒸發器中。
製冷劑液體(ti) 在蒸發器中要氣化,會(hui) 吸收周圍的熱量,從(cong) 而使蒸發器周圍的空氣溫度下降。蒸發器周圍的低溫空氣在貫流風扇的作用下由出風口吹入室內(nei) ,便是我們(men) 感受到的冷氣。

4、第四階段回收
蒸發器中的製冷劑液體(ti) 吸熱氣化後重新變為(wei) 低溫低壓的製冷劑氣體(ti) ,經氣管 重新回到室外機。重回室外機的低溫低壓製冷劑氣體(ti) 再經電磁四通閥的D口進 入,由C口返回到壓縮機吸氣口,開始下一個(ge) 製冷循環。

二、空調器的製熱過程
空調器的製熱過程正好與(yu) 製冷過程相反,通過電磁四通閥改變製冷劑的整體(ti) 流 向,實現製熱的目的。下麵我們(men) 來了解一下空調器的製熱過程。到底是如何實現製熱的,製冷劑在管路中的循環方向與(yu) 製冷時有什麽(me) 區別。
1、製熱過程第一階段壓縮
冷劑在壓縮機中被壓縮,將原本低溫低壓的製冷劑氣體(ti) 壓縮成高溫高壓的過熱氣體(ti) ,由壓縮機排氣口排出。高溫高壓的過熱氣體(ti) 從(cong) 電 磁四通閥A口進入,從(cong) D口流入到蒸發器中。

2、製熱循環第二階段液化
高溫高壓的製冷劑氣體(ti) 經氣管送入室內(nei) 機後,進入蒸發器中。製冷劑液體(ti) 在蒸發器中要液化,會(hui) 向周圍散發熱量,使蒸發器周圍的空氣溫度升高。
3、製熱循環第三階段節流降壓
蒸發器周圍的熱空氣在貫流風扇的作用下由出風口吹入室內(nei) ,便是我們(men) 感受的熱風。蒸發器中的製冷劑液體(ti) 散熱液化後,經液管重新回到室外機中。
毛細管又細又長,起節流降壓的作用,常溫高壓的製冷劑液體(ti) 經毛細管後變為(wei) 低溫低壓的製冷劑液體(ti) ,再經幹燥過濾器送入冷凝器。
4、製熱循環第四階段回收
低溫低壓的製冷劑液體(ti) 在冷凝器中從(cong) 外界吸收熱量,使冷凝器周圍的空氣冷卻。熱交換過程中產(chan) 生的低溫氣體(ti) 被軸流風扇從(cong) 室外機岀風口吹出機體(ti) 外.由冷凝器送岀的製 冷劑重回電磁四通閥中,由B口進入, 再由C口返回到壓縮 機吸氣口,開始下一個(ge) 製熱循環。
空調上的一粗一細兩(liang) 根銅管起什麽(me) 作用?
兩(liang) 根銅管分別較大小連接管,粗的叫大管,細的叫小管,作用是連接內(nei) 外機,使內(nei) 、外機形成封閉係統,冷媒可以在內(nei) 、外機內(nei) 循環流動,一般情況下大管走氣態冷媒,小管走液態冷媒,至於(yu) 那根進、那根出,要根據空調的製冷、製熱模式不同而不同。
雪種經空調銅管出室外經壓縮機壓縮後變高溫高壓雪種進入室外機換熱器內(nei) 放熱(風扇轉動)。然後雪種變中溫中壓雪種經另一條銅管(較小一條)進入室內(nei) ,
在進入室內(nei) 機前經節流閥(有毛細銅管或膨脹閥之類的),作用是節流閥截體(ti) 積很小,但過了節流閥之後因體(ti) 積突然變大,於(yu) 是雪種瞬間會(hui) 變成低溫低壓雪種,於(yu) 是就吸熱。這樣就完成了一次製冷循環。如是製熱循環,則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