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膨脹閥與傳統熱力膨脹閥的對比
熱力膨脹閥以蒸發器出口溫度為控製信號,通過感溫包,將此信號轉換為改為感溫包內蒸汽的壓力,近而控製膨脹閥針的開啟度,達到反饋調節的目的。熱力膨脹法的不足之處:
1、信號的反饋有較大的滯後,蒸發器處的高溫氣體首先要加熱感溫包外殼,感溫包外殼有較大的熱慣性,導致反應的時候感溫包外殼對感溫包管內工質的加熱引起進一步引起進一步的滯後。信號反饋的滯後可能導致被調參數的周期性震蕩。
2、調整範圍有限,因為薄膜的變形有限,使閥針的開啟度的變化範圍較小,故流量的調節範圍較小。在要求有大的流量調節範圍內,例如在使用變頻壓縮機時,熱力膨脹閥無法滿足其要求。
3、調整控製精度低,感溫包中的工質通過薄膜將壓力傳遞給閥針,而讀及安裝均會影響及安裝均會影響它受壓力的變形的敏感度,故難達到高的控製精度。
電子膨脹閥的的應用,克服了熱力膨脹閥的上述缺點,並為製冷裝置的智能化提供的條件。電子膨脹閥利用被調參數產生的電信號控製施加與膨脹閥上的電壓和電流從而達到調節之目的。但是由於電子膨脹閥的控製係統複雜,所以價格較高。
電子膨脹閥可分為電磁式和電動式兩大類。
電磁式電子膨脹閥:被調參數先轉化為電壓,施加在膨脹閥的電子線圈上。電磁線圈通電之前,閥針處於全開的位置。通電後,受磁力的作用閥針的開度減小。開度減小的程度取決於施加在線圈上的控製電壓。電壓越高,開度越小,流經膨脹閥的製冷劑流量也越小。電磁式電子磁膨脹閥結構簡單,對信號的變化的影響反應快。但在製冷機工作時需要一直向它提供控製電壓。
電動式電子膨脹閥:電動式電子膨脹閥廣泛應用於步進電動機驅動閥針。一般可分為直動型和減速性兩種。